一、監理工程師應加強對砌筑砂漿質量檢查
(1)、對拌和的檢查a、應督促、檢查承包單位根據審定的砂漿配合比進行生產,計量要準確。塑化材料的摻量對水泥混合砂漿強度影響很大,計量時一定要特別加以注意。
b、督促承包單位使用機械拌和砂漿。拌和對應注意投料順序,保證塊狀的塑化材料能拌開,攪拌時間不得少于1.5min。摻用微沫劑時,應適當延長。
c、檢查、測定拌出砂漿的質量。砂漿的稠度應滿足不同種類砌體的具體要求;保水性要好,分層度不宜大于201mm,發現砂漿和易性差,容易產生沉淀、泌水現象時,應仔細分析原因。當用高標號水泥和細砂配制低等級砂漿產生離析現象時,應調整配合比,改用低標號水泥和中砂;發現摻人的石灰膏質量差,例如已經干燥、結硬或含有較多灰渣、雜物,以及計量不準、攪拌時間過短、存放時間太長等影響砂漿質量的問題時,應督促承包位及時解決。
(2)、砂漿試塊的制作,往往被承包單位忽略,監理工程師應及時檢查、督促。
(3)、砂漿在運輸過程中,要采取措施防止其離析。攪出的砂漿應及時使用,水泥砂漿和水泥混合砂漿必須在拌成后,分別在3h內和4h內使用完畢,如氣溫超過30℃,相應縮短lh。灰槽中的砂漿應及時清理干凈,隔日的砂漿不能再使用。
二、檢查砌磚的現場準備工作
(1)、檢查和復核承包單位測設的墻體平面尺寸和標高,以及皮數桿設立情況。
(2)、檢查基底的清理情況,砂漿、雜物等要清除干凈。基底若為墊層或磚砌體,應事先澆水濕潤。
(3)、檢查撂底情況,特別要核對門口、窗口、等與磚縫的對應情況。
(4)、磚在砌筑前一天就應澆水濕潤,磚含水率控制在10%-15%,嚴禁干磚上墻。
三、砌筑過程中監理工程師應加強巡視
(1)、檢查工人砌墻的砌筑形式是否符合規范要求,是否接皮數稈拉線控制磚層水平;內外墻磚應相互咬搓,不允許出現堅向通縫;若留直磋,必須按規定設置拉結鋼筋,并應檢查拉結筋的長度、間距以及拉結筋部位砂漿的飽滿程度。 (2)、檢查砌體的水平灰縫厚度和豎向灰縫寬度,灰縫一般為10mm,不小于8mm,也應大于l2mm。磚層水平灰縫砂漿的飽滿度不得低于80%;豎縫內砂漿應飽滿(對外墻必須達到此要求,否則,雨水滲到墻內壁,將使墻飾面發霉)。
(3)、檢查砌體中的預埋件、預留洞以及配筋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對埋于磚砌體中的木磚要做好防腐處理。本磚的數量,應按圖紙或有關規定設置,一般不超過10皮磚一塊,單墻或輕質隔墻要用混凝土木磚,否則門窗框容易松動。
(4)、磚枝橫、堅向灰縫的砂漿都必須飽滿,每砌完一層磚,都要進行一次豎縫刮漿塞縫工作,以提高砌體強度。
(5)、抗震設防區的磚砌體,應符合相應的構造要求。
(6)、督促承包單位合理組織施工,內外墻要同步砌筑,盡量不留磋。當要留磋時,留磋的部位、形式,必須事先報請監理工程師批準。接搓時,接磋處必須清理干凈并澆水濕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