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瀝青冷再生技術的應用研究
隨著我國公路交通事業的蓬勃發展,尤其在東部發達省份高速公路和國省道干線路網已經基本形成,而且許多公路陸續進入大修期。但是長期以來我國公路大修時存在方案設計單一,維修工藝較落后,施工成本高,社會效益差等弊病。因地制宜的選擇合理、科學的現代化維修方案和工藝技術成為目前公路管理和養護部門的迫切要求。
泡沫瀝青冷再生技術近年在國外日漸興起,并在各地得到廣泛應用。這項技術是利用瀝青發泡技術將廢棄的路面銑刨材料重新再生利用,并在壓實力的作用下形成具有一定路用性能的路面結構層。這項技術不僅可以將廢棄的路面銑刨材料再生使用,而且瀝青銑刨材料中的老化瀝青可以重新激活,可以變廢為寶,從而達到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作用;同時利用泡沫瀝青再生技術可以將傳統的路面結構改造成柔性基層路面結構,從而優化路面組合形式,延長路面使用壽命。
為了探索和研究泡沫瀝青冷再生技術在公路大修中的應用,在浙江省04省道2006年的路面專項整治工程中,采用泡沫瀝青冷再生技術的兩種工藝技術(廠拌法和就地法)進行大修,并依托該工程項目,通過浙江省交通廳專項科研課題研究形成了系統成果。
1 泡沫瀝青冷再生(就地法與廠拌法)原理
就地再生施工一般由一組以再生機為核心的再生列車組成,包括再生機、瀝青罐車和水車。就地再生由一個專用再生機械實現,其核心是一個裝有若干個硬質合金刀具的切削轉子。轉子向上旋轉銑刨原路面材料的同時,可以通過專門設計的噴灑嘴將泡沫瀝青噴灑到拌和腔。熱瀝青、冷水和空氣在一排相互獨立的發泡腔里,使瀝青發泡,并通過噴嘴均勻地噴灑到刨松的舊路面材料中,泡沫瀝青就地法再生原理如圖1所示。
廠拌再生是將舊瀝青混凝土材料從原有路面挖除或通過專門的銑刨設備銑刨,并運送至固定的場地。根據材料的情況破碎或不經過破碎,通過固定的拌和設備加入泡沫瀝青,并根據需要添加新料進行攪拌,形成新的再生混合料,然后運送至道路施工現場,使用攤鋪設備進行攤鋪,壓實成型后,成為路面一個結構層次的整套工藝,泡沫瀝青廠拌法再生原理如圖2所示。
2 工程概況
04省道是浙江省北部重要通道之一,杭州市余杭區境內為彭公至幽靈關,全長24.09km。泡沫瀝青再生試驗路段為3.020km,左幅(彭公至幽靈關方向)基層采用15~18cm就地冷再生柔性基層。其中K10+980-K12+000再生層厚度為18cm,K12+000-K14+000再生層厚度為15 cm,寬度11.3~12.7m。結構方案如圖3所示;右幅(幽靈關至彭公方向)基層采用廠拌冷再生柔性基層,厚度為15cm,寬度11.3~12.7m。同時在瀝青面層結構上也做了兩種方案,一種為11cm兩層(7cm+4cm)普通瀝青混凝土,長度雙幅為 2.5km;另一種為5cm單層普通瀝青混凝土,長度雙幅為0.5km,結構方案如圖3所示。
3 生產配合比的確定
集料級配是決定混合料路用性能重要因素,而再生材料的原材料主要來自于舊路面材料,而舊路面材料是通過銑刨機(廠拌法)或再生機(就地法)從舊路銑刨而來。因此控制銑刨機或再生機的銑刨方案是控制材料級配的重要因素??刂沏娕贆C或再生機的速度是獲取理想再生材料的首要控制策略。在舊路面全面再生前,選擇了3種不同銑刨速度(4m/min,6m/min和8m/min)進行試驗,并通過對不同銑刨材料進行篩分,來選擇適宜的銑刨速度。通過級配曲線的對比可以看出,各檔銑刨速度下的銑刨料的級配存在一定差別。而處于6m/min和8m/min時的銑刨速度,銑刨材料的級配差異性不大,材料的級配比較穩定。因此最終要求銑刨或再生機速度控制在6~8m/min。
根據石屑、骨料、水泥和確定銑刨速度下銑刨料級配情況,參照目標配合比的級配情況,最終確定兩種工藝的材料配合比方案為:78.5%的銑刨料+10%的石屑(0~3mm)+10%的骨料(15~25mm)+1.5%水泥。
根據室內試驗結果,泡沫瀝青發泡溫度為150~170℃,發泡用水量為2.0%。
泡沫瀝青冷再生技術近年在國外日漸興起,并在各地得到廣泛應用。這項技術是利用瀝青發泡技術將廢棄的路面銑刨材料重新再生利用,并在壓實力的作用下形成具有一定路用性能的路面結構層。這項技術不僅可以將廢棄的路面銑刨材料再生使用,而且瀝青銑刨材料中的老化瀝青可以重新激活,可以變廢為寶,從而達到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作用;同時利用泡沫瀝青再生技術可以將傳統的路面結構改造成柔性基層路面結構,從而優化路面組合形式,延長路面使用壽命。
為了探索和研究泡沫瀝青冷再生技術在公路大修中的應用,在浙江省04省道2006年的路面專項整治工程中,采用泡沫瀝青冷再生技術的兩種工藝技術(廠拌法和就地法)進行大修,并依托該工程項目,通過浙江省交通廳專項科研課題研究形成了系統成果。
1 泡沫瀝青冷再生(就地法與廠拌法)原理
就地再生施工一般由一組以再生機為核心的再生列車組成,包括再生機、瀝青罐車和水車。就地再生由一個專用再生機械實現,其核心是一個裝有若干個硬質合金刀具的切削轉子。轉子向上旋轉銑刨原路面材料的同時,可以通過專門設計的噴灑嘴將泡沫瀝青噴灑到拌和腔。熱瀝青、冷水和空氣在一排相互獨立的發泡腔里,使瀝青發泡,并通過噴嘴均勻地噴灑到刨松的舊路面材料中,泡沫瀝青就地法再生原理如圖1所示。
廠拌再生是將舊瀝青混凝土材料從原有路面挖除或通過專門的銑刨設備銑刨,并運送至固定的場地。根據材料的情況破碎或不經過破碎,通過固定的拌和設備加入泡沫瀝青,并根據需要添加新料進行攪拌,形成新的再生混合料,然后運送至道路施工現場,使用攤鋪設備進行攤鋪,壓實成型后,成為路面一個結構層次的整套工藝,泡沫瀝青廠拌法再生原理如圖2所示。
2 工程概況
04省道是浙江省北部重要通道之一,杭州市余杭區境內為彭公至幽靈關,全長24.09km。泡沫瀝青再生試驗路段為3.020km,左幅(彭公至幽靈關方向)基層采用15~18cm就地冷再生柔性基層。其中K10+980-K12+000再生層厚度為18cm,K12+000-K14+000再生層厚度為15 cm,寬度11.3~12.7m。結構方案如圖3所示;右幅(幽靈關至彭公方向)基層采用廠拌冷再生柔性基層,厚度為15cm,寬度11.3~12.7m。同時在瀝青面層結構上也做了兩種方案,一種為11cm兩層(7cm+4cm)普通瀝青混凝土,長度雙幅為 2.5km;另一種為5cm單層普通瀝青混凝土,長度雙幅為0.5km,結構方案如圖3所示。
3 生產配合比的確定
集料級配是決定混合料路用性能重要因素,而再生材料的原材料主要來自于舊路面材料,而舊路面材料是通過銑刨機(廠拌法)或再生機(就地法)從舊路銑刨而來。因此控制銑刨機或再生機的銑刨方案是控制材料級配的重要因素??刂沏娕贆C或再生機的速度是獲取理想再生材料的首要控制策略。在舊路面全面再生前,選擇了3種不同銑刨速度(4m/min,6m/min和8m/min)進行試驗,并通過對不同銑刨材料進行篩分,來選擇適宜的銑刨速度。通過級配曲線的對比可以看出,各檔銑刨速度下的銑刨料的級配存在一定差別。而處于6m/min和8m/min時的銑刨速度,銑刨材料的級配差異性不大,材料的級配比較穩定。因此最終要求銑刨或再生機速度控制在6~8m/min。
根據石屑、骨料、水泥和確定銑刨速度下銑刨料級配情況,參照目標配合比的級配情況,最終確定兩種工藝的材料配合比方案為:78.5%的銑刨料+10%的石屑(0~3mm)+10%的骨料(15~25mm)+1.5%水泥。
根據室內試驗結果,泡沫瀝青發泡溫度為150~170℃,發泡用水量為2.0%。
免責聲明
- ?
- 本文作者: 小編。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pnitmet.cn/dao/4472.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更多>同類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