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分項工程車行道路為水泥混凝土路面,人行道路為人行道磚路面,面層施工前鋪120cm厚塘渣底層,用壓路機或打夯機壓實,車行道在墊層上再鋪18cm厚三渣層(石灰:粉煤灰::碎石為7:33:60)。
支好的模板,要復測高程,檢查直順度和固定的牢固程度,不達標部分要進行調整加固,做到高程準確,線條直順,固定牢固,內部與頂部光滑平整,棱角整齊。
一般直線段可采用定型鋼模板或特制鋼模板,其安支方法接頭需要加密鐵橛,接頭卡卡牢,以保證直順。
路面的分塊一般按設計規定,在高填土、彎道和路基土不均勻地段應減小橫縫間距。
脹縫板的安裝:伸縫板應與路面中心線垂直,伸縫板兩側必須用鐵橛釘牢,以使縫板垂直??p隙寬度必須一致,縫隙上部應澆灌填縫料,下部設伸縫板。上部預留填料空縫處設提縫板與伸縫板必須密合,以保證縫中不連漿。待混凝土初凝前后抹面時將提縫板輕輕提出。
橫向施工縫:遇臨時停止澆注或班次停工,澆注端應恰好趕在伸縫處。如不能趕在伸縫處也要按照伸縫做法去做施工縫。
縮縫施工:應采用切縫法,即當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的25%-30%時,應采用切縫機切割。
縱縫施工:在已完成的混凝土板縱向側面均勻涂刷一層稀瀝青,要避免涂在拉桿上??v縫應平直、連續,不得彎曲。
⑴、攤鋪混凝土
攤鋪前應做好如下檢查工作:
檢查底層密實和平整情況。
模板尺寸、位置、高度、脫模劑的涂刷質量,支撐是否牢固,模板內雜物的清理等。
預埋伸縫板和鋼筋安放位置是否正確。
傳力桿是否與伸縫垂直,綁扎是否牢固,套管是否套好。
檢查已完混凝土板側面是否涂刷瀝青。
攤鋪混凝土時應預留沉落高度,一般應高出模板2-2.5cm。
一塊混凝土板必須一次連續澆注完畢。
遇雨必須架好防雨棚。
⑵、混凝土振搗
混凝土攤鋪找平后,使用平板振搗器,先沿混凝土板四周振搗1-2遍,然后垂直路線方向振搗。行行重疊20cm左右。振搗總遍數不少于4次。
在平板振搗振實后,用全幅振動梁搗夯振實并整平板面,全幅振搗不少于2次,振完后達到表面平整成型,不露石子。
縱橫縫邊緣尖加強振搗,如有漏振之處,應用振搗棒或插釬搗實。
⑶、混凝土成活
在全幅平板振搗器振實整平后,緊跟第一遍抹面工作。先用手拉平板振搗器拉搓一遍,再用長塑料抹子揉搓去高填低,揉出灰漿,使其均勻分布在板面上。
第二遍用短塑料抹子做進一步找平壓實,同時注意糾正偏移了的縫板。
當第二遍抹面后,如有風吹日曬,應及時用苫布覆蓋。
第三遍抹面工作,是在第二遍抹面后,間歇一定時間(常溫下為2-3H),以排除出現的泌水,抹面后使用大排筆沿橫向坡方向輕輕拉毛,最后取出伸縮縫隙提縫板,用“L”形抹子修整邊角和接縫,再用小排筆輕掃達到板面一致。最后用壓紋機壓紋。
成活時嚴禁在板面灑水或撒水泥。
⑷、養護
成活后立即用0.5cm篩子在板面上篩蓋2-3cm鋸末,4H后在鋸末上覆蓋一層草簾,然后灑水,經常保持濕潤。初期養護2-3D,將鋸末除掉,用粘土圍埝蓄水養護,時間視氣溫情況而定,一般不少于14D,當混凝土強度達到80%時方可停止養護。
養護初期嚴禁行人上路面或堆置物品。
混凝土路面抗折強度大于設計強度時方可開放交通。
⑸、拆模
拆模時間一般在24小時左右,根據氣溫適當調整:氣溫越高,拆模時間越早;反之,氣溫越低,拆模的時間越長。
⑹、填縫
縫內遺留的石子、灰漿、泥土、鋸末等雜物,在瀝青聚合物填縫前應剔除,并用空壓機對縫吹洗干凈、晾干,全面露出縫板,不得有連漿現象。
常用灌填縫材料有瀝青橡膠材料、瀝青瑪蹄脂、聚氯乙烯膠泥等。
灌縫操作:在縫口刷石粉水漿(1:20)作防粘劑。在縫內涂一層冷底子油(油與汽油成4:6)。將長嘴漏斗插入縫內,灌入混合料,邊灌邊插扦搗實。
⑴、側石平面位置的測放
使用經緯儀或花桿測放出道路的邊線樁。邊線樁也就是側石靠車行道一側,可以用鐵釬和麻線把位置固定下來。
⑵、側石標高的測放
為了便于施工操作,簡化放樣手續,應當使側石的標高與道路中心的標高建立聯系。實地測放時,是用水準儀沿道路樁號每隔20~30m(一般在標準橫斷面處),測出側石頂面標高H,并打入鐵釬,用紅筆標出標高的位置,然后用麻線標示。
⑶、平石標高的測放
側石排砌完成后,定出側石頂至平石面之間的距離即可得到平石的標高。一般做法是,先定出挑水點的位置,然后分別定出挑水點處和進水口處側石頂至平石的距離,用紅筆標出,最后把二點用墨線連接起來,該線就是平石標高線,施工時,按照該線排砌平石。
2.2備料
根據施工路段的長度及線形情況,算出各種長短規格測、平石及墊層、基礎、灌縫材料的需要量。側平石按不同規格的需用地點,分別堆放于街道兩側或一側,其他材料分段堆置在側石基槽以外的適當地方,同時考慮拌料地點以及手推車送料的通道。
2.3預制側平石施工
側石排好后,根據設計的側平石高差,在側石靠路面一邊的側面上,用粉袋或墨斗標出平石的頂面及底面線,按此高度鋪平石基礎及排砌平石。
根據分水點及進水口位置處的測平石高差標準,使平石的溝底縱坡符合“鋸齒形”設計的要求。同時,平石橫坡,在分水點處應較小,在進水口處應較大,使平石靠路面一邊盡量排成一直線,并使其縱坡與中各線縱坡相一致。平石排設3~4塊后,用平尺板校核,使平石塊度正確,內側緊靠側石、外側頂角成直線,相鄰平石門要平、齊、緊,校正后,隨即塢平石護腳,平石接縫同側石接經必須錯開。
⑴、灌縫
側平石排砌一段后(一般為10~20m)應即灌縫。用1:2~1:3水泥砂漿(根據設計要求)灌入側石、平石的接縫,側平石間的接縫以及兩塊例石之間的接縫小圓孔內,砂漿要灌滿、搗實、最后抹平、掃凈、灌縫前,側平石的接縫均應掃凈并灑水潤濕、灌縫后要整齊勾縫。
⑵、養護
新排砌的側平石應用安全帶攔住,妥加保護,并加蓋草簾,適當灑水養護。
首先檢查基層的高程和橫坡度,經修整符合設計要求。按照所采購花崗巖,定出方格坐標。注意用鋼足丈量尺寸,要準確,方格對角線要相等,按方格桂線沖筋(鋪裝樣板條)。
⑵、鋪砌混凝土預制方塊
按照方格樣板掛線砌塊,鋪砌時采用M7.5砂漿整平,混凝土預制塊要輕拿輕放,鋪砌時要用木夯將砂漿夯打密實。不得損壞方塊的棱角。砂漿不平時,嚴禁向面磚下填塞砂漿或支墊磚塊等。面磚鋪砌好后,要檢查平整度和穩定情況,如發現有不平或活動現象,應立即修整,最后采用1:10拌勻的干砂子灰漿,并在彩磚上灑水使砂子灰下沉后再補足,直至灌結飽滿。
⑶、養護:養生期一般≮7d,養生期間不得讓人和車輛走動或碰撞。
1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模板按放線位置立起,釘鐵橛固定,間距為0.8-1.0m,彎道部分應適當加密至0.4-0.8m。要支立牢固,保證振搗時不傾斜不下沉。澆筑混凝土前內側要刷一層脫模劑。支好的模板,要復測高程,檢查直順度和固定的牢固程度,不達標部分要進行調整加固,做到高程準確,線條直順,固定牢固,內部與頂部光滑平整,棱角整齊。
一般直線段可采用定型鋼模板或特制鋼模板,其安支方法接頭需要加密鐵橛,接頭卡卡牢,以保證直順。
路面的分塊一般按設計規定,在高填土、彎道和路基土不均勻地段應減小橫縫間距。
脹縫板的安裝:伸縫板應與路面中心線垂直,伸縫板兩側必須用鐵橛釘牢,以使縫板垂直??p隙寬度必須一致,縫隙上部應澆灌填縫料,下部設伸縫板。上部預留填料空縫處設提縫板與伸縫板必須密合,以保證縫中不連漿。待混凝土初凝前后抹面時將提縫板輕輕提出。
橫向施工縫:遇臨時停止澆注或班次停工,澆注端應恰好趕在伸縫處。如不能趕在伸縫處也要按照伸縫做法去做施工縫。
縮縫施工:應采用切縫法,即當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的25%-30%時,應采用切縫機切割。
縱縫施工:在已完成的混凝土板縱向側面均勻涂刷一層稀瀝青,要避免涂在拉桿上??v縫應平直、連續,不得彎曲。
⑴、攤鋪混凝土
攤鋪前應做好如下檢查工作:
檢查底層密實和平整情況。
模板尺寸、位置、高度、脫模劑的涂刷質量,支撐是否牢固,模板內雜物的清理等。
預埋伸縫板和鋼筋安放位置是否正確。
傳力桿是否與伸縫垂直,綁扎是否牢固,套管是否套好。
檢查已完混凝土板側面是否涂刷瀝青。
攤鋪混凝土時應預留沉落高度,一般應高出模板2-2.5cm。
一塊混凝土板必須一次連續澆注完畢。
遇雨必須架好防雨棚。
⑵、混凝土振搗
混凝土攤鋪找平后,使用平板振搗器,先沿混凝土板四周振搗1-2遍,然后垂直路線方向振搗。行行重疊20cm左右。振搗總遍數不少于4次。
在平板振搗振實后,用全幅振動梁搗夯振實并整平板面,全幅振搗不少于2次,振完后達到表面平整成型,不露石子。
縱橫縫邊緣尖加強振搗,如有漏振之處,應用振搗棒或插釬搗實。
⑶、混凝土成活
在全幅平板振搗器振實整平后,緊跟第一遍抹面工作。先用手拉平板振搗器拉搓一遍,再用長塑料抹子揉搓去高填低,揉出灰漿,使其均勻分布在板面上。
第二遍用短塑料抹子做進一步找平壓實,同時注意糾正偏移了的縫板。
當第二遍抹面后,如有風吹日曬,應及時用苫布覆蓋。
第三遍抹面工作,是在第二遍抹面后,間歇一定時間(常溫下為2-3H),以排除出現的泌水,抹面后使用大排筆沿橫向坡方向輕輕拉毛,最后取出伸縮縫隙提縫板,用“L”形抹子修整邊角和接縫,再用小排筆輕掃達到板面一致。最后用壓紋機壓紋。
成活時嚴禁在板面灑水或撒水泥。
⑷、養護
成活后立即用0.5cm篩子在板面上篩蓋2-3cm鋸末,4H后在鋸末上覆蓋一層草簾,然后灑水,經常保持濕潤。初期養護2-3D,將鋸末除掉,用粘土圍埝蓄水養護,時間視氣溫情況而定,一般不少于14D,當混凝土強度達到80%時方可停止養護。
養護初期嚴禁行人上路面或堆置物品。
混凝土路面抗折強度大于設計強度時方可開放交通。
⑸、拆模
拆模時間一般在24小時左右,根據氣溫適當調整:氣溫越高,拆模時間越早;反之,氣溫越低,拆模的時間越長。
⑹、填縫
縫內遺留的石子、灰漿、泥土、鋸末等雜物,在瀝青聚合物填縫前應剔除,并用空壓機對縫吹洗干凈、晾干,全面露出縫板,不得有連漿現象。
常用灌填縫材料有瀝青橡膠材料、瀝青瑪蹄脂、聚氯乙烯膠泥等。
灌縫操作:在縫口刷石粉水漿(1:20)作防粘劑。在縫內涂一層冷底子油(油與汽油成4:6)。將長嘴漏斗插入縫內,灌入混合料,邊灌邊插扦搗實。
2側平石鋪筑
2.1施工測量⑴、側石平面位置的測放
使用經緯儀或花桿測放出道路的邊線樁。邊線樁也就是側石靠車行道一側,可以用鐵釬和麻線把位置固定下來。
⑵、側石標高的測放
為了便于施工操作,簡化放樣手續,應當使側石的標高與道路中心的標高建立聯系。實地測放時,是用水準儀沿道路樁號每隔20~30m(一般在標準橫斷面處),測出側石頂面標高H,并打入鐵釬,用紅筆標出標高的位置,然后用麻線標示。
⑶、平石標高的測放
側石排砌完成后,定出側石頂至平石面之間的距離即可得到平石的標高。一般做法是,先定出挑水點的位置,然后分別定出挑水點處和進水口處側石頂至平石的距離,用紅筆標出,最后把二點用墨線連接起來,該線就是平石標高線,施工時,按照該線排砌平石。
2.2備料
根據施工路段的長度及線形情況,算出各種長短規格測、平石及墊層、基礎、灌縫材料的需要量。側平石按不同規格的需用地點,分別堆放于街道兩側或一側,其他材料分段堆置在側石基槽以外的適當地方,同時考慮拌料地點以及手推車送料的通道。
2.3預制側平石施工
側石排好后,根據設計的側平石高差,在側石靠路面一邊的側面上,用粉袋或墨斗標出平石的頂面及底面線,按此高度鋪平石基礎及排砌平石。
根據分水點及進水口位置處的測平石高差標準,使平石的溝底縱坡符合“鋸齒形”設計的要求。同時,平石橫坡,在分水點處應較小,在進水口處應較大,使平石靠路面一邊盡量排成一直線,并使其縱坡與中各線縱坡相一致。平石排設3~4塊后,用平尺板校核,使平石塊度正確,內側緊靠側石、外側頂角成直線,相鄰平石門要平、齊、緊,校正后,隨即塢平石護腳,平石接縫同側石接經必須錯開。
⑴、灌縫
側平石排砌一段后(一般為10~20m)應即灌縫。用1:2~1:3水泥砂漿(根據設計要求)灌入側石、平石的接縫,側平石間的接縫以及兩塊例石之間的接縫小圓孔內,砂漿要灌滿、搗實、最后抹平、掃凈、灌縫前,側平石的接縫均應掃凈并灑水潤濕、灌縫后要整齊勾縫。
⑵、養護
新排砌的側平石應用安全帶攔住,妥加保護,并加蓋草簾,適當灑水養護。
3人行道磚施工
⑴、鋪砌混凝土預制方塊的準備工作首先檢查基層的高程和橫坡度,經修整符合設計要求。按照所采購花崗巖,定出方格坐標。注意用鋼足丈量尺寸,要準確,方格對角線要相等,按方格桂線沖筋(鋪裝樣板條)。
⑵、鋪砌混凝土預制方塊
按照方格樣板掛線砌塊,鋪砌時采用M7.5砂漿整平,混凝土預制塊要輕拿輕放,鋪砌時要用木夯將砂漿夯打密實。不得損壞方塊的棱角。砂漿不平時,嚴禁向面磚下填塞砂漿或支墊磚塊等。面磚鋪砌好后,要檢查平整度和穩定情況,如發現有不平或活動現象,應立即修整,最后采用1:10拌勻的干砂子灰漿,并在彩磚上灑水使砂子灰下沉后再補足,直至灌結飽滿。
⑶、養護:養生期一般≮7d,養生期間不得讓人和車輛走動或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