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工程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工程,涵蓋了技術與藝術領域,集植物、建筑、水景、照明等多個環節于一體。它不僅僅要滿足功能的需求,還要展示令人賞心悅目的景觀藝術效果,要體現園林的布局美、形式美、意境美。因此,要做好一項園林工程,就要做好很多細節性的工作。可是,隨著我國園林綠化事業的迅速發展,園林工程的質量卻參差不齊,總結以往經驗,筆者認為,園林工程質量不高往往是緣于一些細節被忽視所造成的。因此,本文就從苗木設計、土方工程等四個環節中需要注意的一些細節問題作一淺析,希望廣大的園林從業人員能從細節做起,打造出更多的高品質園林工程。
1苗木設計
園林工程中的綠化工程是一項重要工程,其苗木規格、適應性等的設計關系到園林景觀的最終效果,因此,綠化苗木的設計就顯得至關重要。不同的苗木有不同的生長空間和地理、缺候等環境,因此,園林工程中的綠化苗木的選擇要遵循其自然規律。
從綠化用苗的規格上來講,其苗木的規格要因地而異,做到大小配置合適。然而,有的設計和建設單位追求所謂的高檔次和立即就能有的效果,過分強調一次成形、片面追求造價,大量使用超大規格的苗木。從山區森林大量挖掘山苗、大規格苗木和全樹冠的大樹,這樣,一方面既增加成本,因為直接挖的山苗移植成活率比較低,大樹容易死亡,達不到預期的景觀效果,造成資金和資源的大量浪費,另一方面,在營造一方生態的同時卻破壞了大規格苗木原生長地的生態環境,可謂是得不償失。
不同的苗木有不同的生長環境,因此,綠化用苗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苗木在當地的適應性,不要一味求新、盲目引進外來新品種,否則,不但達不到預期的景觀效果,還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損換。如,八角金盤是一種良好的常綠園林觀賞植物,在南方的園林工程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現在許多北方城市也開始大量引入。八角金盤是種喜陰的植物,移植到北方后,如果將其栽植在城市高架橋下、高樓背陰處,其景觀綠化效果還是不錯的,但是,如果把八角金盤用在沒有隱蔽條件的城市廣場和綠化帶內,由于八角金盤害怕陽光直射,生長極為不良,甚至大量死亡,不僅給后期的養護管理帶來很大麻煩,而且也達不到設計時的景觀效果。
因此,在園林工程中,設計苗木時必須考慮苗木的規格、生長習性等細節性的問題,否則,就會因為忽視苗木的生態習性和地域適應性導致苗木生長不良,達不到設計時的景觀效果,又給后期的養護帶來很大麻煩,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降低園林工程的質量。
2土方工程
土方工程是園林工程中的一項基礎工程,不同的地形、地貌成就風格各異的景觀效果,因此,地形、地貌是人化風景的藝術概括。
一般的施工圖中,都會有相應的地形標高圖作為地形、地貌施工的依據,但在很多情況下,圖紙的標高曲線一旦經過施工放樣就很容易走形,同時等高線相隔一段出現,使得整個景觀效果顯得過于造作,難以形成天然之趣。
在機械大土方翻挖造坡以后,人工的微地形處理就顯得至關重要,此時,土坡造型的標高一定要考慮土壤的自然沉降系數,坡頂、坡腳的過度要顯得自然,坡腳需根據坡頂標高,保證其足夠的長度,才不至于顯得太突兀,完成后的土坡造型要飽滿、自然,方為上品。如果地形輻射不夠,常常形成臺階式、墳堆式地形,藝術性差且排水不暢,此乃土坡造型中的一個大忌。
同時,要注意邊坡與周邊環境的銜接,尤其是與硬質鋪裝或道路側石的過渡。在許多以往建成的園林工程項目中,由于土坡低于硬質材料十多公分,造成地形在此突然扁平甚至凹陷,從而因為這一點沒有注意到的細節破壞了整體的景觀效果,根據筆者多年的施工經驗分析,造成這種瑕疵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施工過程中考慮不周全,地形完成后沒有保留兩者銜接需要留存的土方量,一旦硬質鋪裝完成以后,標高差就暴露出來,造成后期難以彌補的景觀缺陷,對于完工后的工程質量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因此,在園林工程的施工中,一定要注意土方工程的施工,要仔細把握每一個細節,打好基礎,才能營造出高品質的園林景觀效果。
3置石
置石是指以石材或仿石材布置成自然露巖景觀的造景手法,是園林地形藝術創作的重要手法之一。自古以來,中國人對巖石就有著特殊的愛好,石在園林中成為不可缺少的造景素材,古人有“園可無山,不可無石”,“石配樹而華,樹配石而堅”之說。置石的造景手法有很多種,其中,散置是園林工程常用的造景手法之一。師法自然,以山野間自然散置的巖石為藍本,或相聚成堆,或單塊、數塊分散在各處,看似頗為凌亂,實則頗具規律,往往能用最簡單的形式,體現較深的意境,達到“寸石生情”的藝術效果。但是,如果置石選用不當,或施工中不注意細節,則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景觀效果。
因此,山石的選用及布置要符合園林景觀總體規劃的要求,因形就勢,目的明確,追求與環境諧調,注重表現自然野趣和樸實的審美效果,山石是天然之物,有自然的紋理、輪廓、造型、質地純凈,樸實無華,巧布于環境中,可增添園林中質樸自然的氣息。用石簡潔,擇要處而置,提倡以少勝多,以簡勝繁,反對大堆大砌及“滿鋪”,創建“片石多致,寸石生情、小中見大”的自然景觀。要因地制宜地采石、置石,建造有地方特色的置石作品。
此外,在施工中,一些施工企業為貪圖方便,往往把石頭一組或一堆放置在圖紙所示位置,并不考慮不同石質在自然界存在的方式,顯得生硬、造作,盡管按圖施工,卻無生命力可言,從而影響到整體的園林景觀效果。正確的方法應根據不同石材在自然界生存的方式,仔細觀察石身之形狀、紋理,宜立則立,宜臥則臥,紋理和背向均需一致,不應悖其道而行之。同時,擺放時要埋深至合適深度,使其如根生土長般地臥伏或矗立在地面上,力求自然,富于野趣。這樣的置石施工才是合理的,才能最終營造出與周圍環境相諧調的自然、野趣的置石景觀效果。
4構筑物
園林工程中已建成的構筑物屬于成品保護范疇,本文主要就其保護中的一些細節問題加以闡述。通常情況下,構筑物一旦建成,施工單位都十分注重對成品的保護,特別是夏季高溫季節的防曬和寒冷季節的防凍,是此項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園林構筑物根據其用途不同,其構造也不同,一般以混凝土和木結構居多。混凝土結構的亭、閣、廊架等,只要保養時間達到標準,一般都比較穩定,輕易不會破損;而木結構的構筑物則不然。在現代的園林作品中,室外木制品的采用越來越廣泛,有木廊架、木閣亭、木制休閑平臺、木椅、木棧道等,盡管所用木料在制作前都經過了防腐、防裂處理,但變色、開裂現象仍屢屢發生,而木結構制品成本較高,維修費用相對也較高,不但給施工、建設單位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而且景觀效果也差強人意。
經過多年的施工經驗總結,筆者認為,只要注重把握施工過程中的幾個細節,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對確認中標工程中所需的材料進行分類,一旦明確需用木材,即應先行采購,找好妥當之處進行晾曬、風干;其次,安裝前對加工好的木制品上桐油或清漆,以防水分入侵而發霉、變色;第三,除木榫相連的,盡量采用銅釘,釘前先用鉆孔機鉆透木板,切忌用力擊打,使木材開裂。
對于園林構筑物而言,只有做好安裝前的保護工作,注意一些細節問題的處理,才能減少成品完工后的維修,降低建設單位的施工成本,并有利于提高景觀效果,可謂是一舉兩得。
5結語
園林工程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是由一個個的小細節組成的,細節關乎品位,細節創造完美,對園林作品來說尤為如此。一個園林作品,只有從設計開始就注重每一個細節,施工中做好每一個細節,才能最終成就一個高品質的園林工程。匠心往往透過細部傳達,似乎不經意間,實為刻意為之,因此,只有不忽視每一個細節,踏踏實實地在每一個環節中把好關,才能打造出高質量、高品質的園林工程,為子孫后代留下更多的經典作品。
1苗木設計
園林工程中的綠化工程是一項重要工程,其苗木規格、適應性等的設計關系到園林景觀的最終效果,因此,綠化苗木的設計就顯得至關重要。不同的苗木有不同的生長空間和地理、缺候等環境,因此,園林工程中的綠化苗木的選擇要遵循其自然規律。
從綠化用苗的規格上來講,其苗木的規格要因地而異,做到大小配置合適。然而,有的設計和建設單位追求所謂的高檔次和立即就能有的效果,過分強調一次成形、片面追求造價,大量使用超大規格的苗木。從山區森林大量挖掘山苗、大規格苗木和全樹冠的大樹,這樣,一方面既增加成本,因為直接挖的山苗移植成活率比較低,大樹容易死亡,達不到預期的景觀效果,造成資金和資源的大量浪費,另一方面,在營造一方生態的同時卻破壞了大規格苗木原生長地的生態環境,可謂是得不償失。
不同的苗木有不同的生長環境,因此,綠化用苗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苗木在當地的適應性,不要一味求新、盲目引進外來新品種,否則,不但達不到預期的景觀效果,還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損換。如,八角金盤是一種良好的常綠園林觀賞植物,在南方的園林工程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現在許多北方城市也開始大量引入。八角金盤是種喜陰的植物,移植到北方后,如果將其栽植在城市高架橋下、高樓背陰處,其景觀綠化效果還是不錯的,但是,如果把八角金盤用在沒有隱蔽條件的城市廣場和綠化帶內,由于八角金盤害怕陽光直射,生長極為不良,甚至大量死亡,不僅給后期的養護管理帶來很大麻煩,而且也達不到設計時的景觀效果。
因此,在園林工程中,設計苗木時必須考慮苗木的規格、生長習性等細節性的問題,否則,就會因為忽視苗木的生態習性和地域適應性導致苗木生長不良,達不到設計時的景觀效果,又給后期的養護帶來很大麻煩,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降低園林工程的質量。
2土方工程
土方工程是園林工程中的一項基礎工程,不同的地形、地貌成就風格各異的景觀效果,因此,地形、地貌是人化風景的藝術概括。
一般的施工圖中,都會有相應的地形標高圖作為地形、地貌施工的依據,但在很多情況下,圖紙的標高曲線一旦經過施工放樣就很容易走形,同時等高線相隔一段出現,使得整個景觀效果顯得過于造作,難以形成天然之趣。
在機械大土方翻挖造坡以后,人工的微地形處理就顯得至關重要,此時,土坡造型的標高一定要考慮土壤的自然沉降系數,坡頂、坡腳的過度要顯得自然,坡腳需根據坡頂標高,保證其足夠的長度,才不至于顯得太突兀,完成后的土坡造型要飽滿、自然,方為上品。如果地形輻射不夠,常常形成臺階式、墳堆式地形,藝術性差且排水不暢,此乃土坡造型中的一個大忌。
同時,要注意邊坡與周邊環境的銜接,尤其是與硬質鋪裝或道路側石的過渡。在許多以往建成的園林工程項目中,由于土坡低于硬質材料十多公分,造成地形在此突然扁平甚至凹陷,從而因為這一點沒有注意到的細節破壞了整體的景觀效果,根據筆者多年的施工經驗分析,造成這種瑕疵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施工過程中考慮不周全,地形完成后沒有保留兩者銜接需要留存的土方量,一旦硬質鋪裝完成以后,標高差就暴露出來,造成后期難以彌補的景觀缺陷,對于完工后的工程質量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因此,在園林工程的施工中,一定要注意土方工程的施工,要仔細把握每一個細節,打好基礎,才能營造出高品質的園林景觀效果。
3置石
置石是指以石材或仿石材布置成自然露巖景觀的造景手法,是園林地形藝術創作的重要手法之一。自古以來,中國人對巖石就有著特殊的愛好,石在園林中成為不可缺少的造景素材,古人有“園可無山,不可無石”,“石配樹而華,樹配石而堅”之說。置石的造景手法有很多種,其中,散置是園林工程常用的造景手法之一。師法自然,以山野間自然散置的巖石為藍本,或相聚成堆,或單塊、數塊分散在各處,看似頗為凌亂,實則頗具規律,往往能用最簡單的形式,體現較深的意境,達到“寸石生情”的藝術效果。但是,如果置石選用不當,或施工中不注意細節,則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景觀效果。
因此,山石的選用及布置要符合園林景觀總體規劃的要求,因形就勢,目的明確,追求與環境諧調,注重表現自然野趣和樸實的審美效果,山石是天然之物,有自然的紋理、輪廓、造型、質地純凈,樸實無華,巧布于環境中,可增添園林中質樸自然的氣息。用石簡潔,擇要處而置,提倡以少勝多,以簡勝繁,反對大堆大砌及“滿鋪”,創建“片石多致,寸石生情、小中見大”的自然景觀。要因地制宜地采石、置石,建造有地方特色的置石作品。
此外,在施工中,一些施工企業為貪圖方便,往往把石頭一組或一堆放置在圖紙所示位置,并不考慮不同石質在自然界存在的方式,顯得生硬、造作,盡管按圖施工,卻無生命力可言,從而影響到整體的園林景觀效果。正確的方法應根據不同石材在自然界生存的方式,仔細觀察石身之形狀、紋理,宜立則立,宜臥則臥,紋理和背向均需一致,不應悖其道而行之。同時,擺放時要埋深至合適深度,使其如根生土長般地臥伏或矗立在地面上,力求自然,富于野趣。這樣的置石施工才是合理的,才能最終營造出與周圍環境相諧調的自然、野趣的置石景觀效果。
4構筑物
園林工程中已建成的構筑物屬于成品保護范疇,本文主要就其保護中的一些細節問題加以闡述。通常情況下,構筑物一旦建成,施工單位都十分注重對成品的保護,特別是夏季高溫季節的防曬和寒冷季節的防凍,是此項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園林構筑物根據其用途不同,其構造也不同,一般以混凝土和木結構居多。混凝土結構的亭、閣、廊架等,只要保養時間達到標準,一般都比較穩定,輕易不會破損;而木結構的構筑物則不然。在現代的園林作品中,室外木制品的采用越來越廣泛,有木廊架、木閣亭、木制休閑平臺、木椅、木棧道等,盡管所用木料在制作前都經過了防腐、防裂處理,但變色、開裂現象仍屢屢發生,而木結構制品成本較高,維修費用相對也較高,不但給施工、建設單位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而且景觀效果也差強人意。
經過多年的施工經驗總結,筆者認為,只要注重把握施工過程中的幾個細節,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對確認中標工程中所需的材料進行分類,一旦明確需用木材,即應先行采購,找好妥當之處進行晾曬、風干;其次,安裝前對加工好的木制品上桐油或清漆,以防水分入侵而發霉、變色;第三,除木榫相連的,盡量采用銅釘,釘前先用鉆孔機鉆透木板,切忌用力擊打,使木材開裂。
對于園林構筑物而言,只有做好安裝前的保護工作,注意一些細節問題的處理,才能減少成品完工后的維修,降低建設單位的施工成本,并有利于提高景觀效果,可謂是一舉兩得。
5結語
園林工程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是由一個個的小細節組成的,細節關乎品位,細節創造完美,對園林作品來說尤為如此。一個園林作品,只有從設計開始就注重每一個細節,施工中做好每一個細節,才能最終成就一個高品質的園林工程。匠心往往透過細部傳達,似乎不經意間,實為刻意為之,因此,只有不忽視每一個細節,踏踏實實地在每一個環節中把好關,才能打造出高質量、高品質的園林工程,為子孫后代留下更多的經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