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標《醫院潔凈護理與隔離單元技術標準》編制組系列探討問題之三
蘇州通快凈化科技有限公司 馬兆勇 蔣國清,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許鐘麟 曹國慶 潘紅紅
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 王維平
摘 要:在面積9m2、高2.5m的血液病房樣板間中進行了實驗。在頂部送風尺寸每邊比床邊外延0.4m的條件下,室內達到遠低于3.5粒/L濃度的5級潔凈度要求;床面0.4m以上床頭位置風速低于0.1m/s,遠低于避免吹風感的0.12m/s要求;可比常規做法節能1/3~2/3。
關鍵詞:血液病房;頂部集中送風;吹風感;高效過濾器;送風面積
基金項目:“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室內微生物污染源頭識別監測和綜合控制技術”(編號:2017YFC0702800)。
0 引言
血液?。ㄓ址Q白血?。?,包括再生障礙性貧血及惡性血液病。由于體內白細胞特別是中性粒細胞減少,或體內原始/原幼細胞大量增殖抑制正常造血,患者對感染的防御能力嚴重降低。由于化療、放療及免疫抑制劑的應用,患者常出現嚴重中性粒細胞缺乏,和/或淋巴細胞功能受抑,致使部分患者并發嚴重感染而危及生命。患者常在7天后白細胞降至0,所以感染致死是血液病患者致死的最主要原因[1]。
近二三十年來我國血液病發病率、死亡率呈上升趨勢。據2003~2007年對全國32個腫瘤登記地區的統計,白血病發病率為5.17/10萬,死亡率為3.94/10萬[2]。又據報道,至2009年,我國有白血病患者約400萬[1]。
為了將血液病患者在治療期(干細胞移植完成前)所處環境的空氣含菌濃度盡可能降低,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將血液病房建成垂直層流(單向流)或水平層流(單向流)潔凈室成為共識,我國最早的有關血液病房的標準YEB004–1997《軍隊醫院潔凈護理單元建筑技術標準》也作了這樣規定。
由于層流要求送風速度達到0.35m/s(垂直)或0.40m/s(水平),加之過濾器滿布送風,因此血液病房風量太大,達到10000m3/h以上。
1 減少血液病房送風面積
血液病房采用層流主要是為了達到5級潔凈度。文獻[1](轉引日本文獻)認為,通過全空間的清潔空氣的單向流特性占支配地位的房間,也稱為單向流潔凈室。所以文獻[1]給出了垂直單向流過濾器滿布比不小于60%的限定。由于血液病房面積一般在10~12m2 左右,所以GB 51039–2014《綜合醫院建筑設計規范》要求血液病房頂部集中送風面積不小于6m2。這將使送風量減少40%以上,但仍有近8000m3/h之多。
根據《醫院潔凈護理與隔離單元技術標準》(以下簡稱《標準》)編制組舉行的多次調研會和對有關醫院的走訪,均認為血液病房不宜過大,面積可減小到6m2,且層高2.5m就可以。
考慮到血液病人基本臥床,所以《標準》編制組決定把頂部集中送風面積進一步縮小,然后進行樣板間實驗。
2 樣板間建造
建造了一間裝配式血液病房樣板間(見圖1),凈尺寸(長×寬×高)為3m×3m×2.5m。病房一端靠墻放一張病床,尺寸(長×寬×高)為2m×1m×0.65m。送風天花置于床正上方,尺寸(長×寬)為2.4m×1.8m,除床頭外,其余三邊均比床邊外延0.4m。床左右兩側各滿布3個回風口,每側回風口截面積為3m×0.4m。
圖1 樣板間平面圖
樣板間由1臺空調機組送風,設計風量為4000m3/h,最大風量為5000m3/h,最大新風量為350m3/h。送風天花設高效(H13)過濾器(1120mm×540mm×70mm),共6臺;房間回風設中效(F7)過濾器(880mm×290mm×60mm),共6臺。系統示意圖見圖2,3。
圖2 系統示意圖1 圖3 系統示意圖2
3 樣板間測試
3.1 風速
風速測點布置見圖4,測試結果見表1和表2。
A~F為測點列編號;1~6為測點行編號。
圖4 風速測點布置
表1 風速測試結果1 (m/s)
注:送風量為4000m3/h,測試位置為送風面下10cm,測試時間為9月23日06:30,室內溫度26℃。
表2 風速測試結果2 (m/s)
注:送風量為4000m3/h,測試位置為距地面1.2m,測試時間為9月28日08:00,室內溫度23℃。
3.2 潔凈度
(1)主流區潔凈度測點布置在送風天花面積籠罩區內,見圖5。測試儀器為采樣流量28.3L/min的粒子計數器,每次測1min,每點測2次,測點距地面1.2m。測試人員1人,穿普通工作服。
1~18為測點。
圖5 主流區潔凈度測點布置
主流區潔凈度測試結果見表3??梢钥闯觯?8點數據超標,經檢查,發現該處有泄漏,經過濾器壓實后再測,數據為0,達到了5級標準(≤3.5粒/L或100粒/28.3L)。
表3 主流區潔凈度測試結果
(2)周邊區潔凈度測點布置及測試結果見圖6。周邊區每點測1次,測試結果表明周邊區同樣達到了5級潔凈度。
①~⑧為測點;數據為測試結果,單位為粒/28.3L
圖6 周邊區潔凈度測點及測試結果
4 討論
(1)表1說明送風速度相當均勻。
(2)表2是床頭部分數據,床頭部分對應第1,2行的B,C,D,E測點,其中C,D測點位于頭部位置。根據國內外研究結果[3~4],若希望95%的人頭部沒有吹風感,該處風速宜小于0.12m/s。床高0.65,《標準》擬要求床上方0.4m 處風速不大于0.12m/s,所以床高加枕頭加頭部位置,離地面約1.1~1.2m。因此測試結果表明,在床上頭部以上位置,風速遠低于0.12m/s,不會造成吹風感。
(3)根據擴大主流區理論和實測研究[5~6],當送風面積達到房間面積1/5以上時,周邊區也可以實現5級潔凈度,當然氣流流型不能用標準單向流來衡量。上述樣板間的送風面積已遠超這個范圍,所以微粒濃度達到遠低于3.5粒/L是可能的。
(4)本實驗中高效過濾器在靜壓箱下面,向上滿布擰緊,實驗中已發現有一處泄漏,工程安裝時如不嚴謹、預先檢漏,則使用中出現泄漏是極大威脅;特別是更換過濾器后又要檢漏、堵漏,而且要對涉及的環境消毒,很不容易做到。故工程上如能采用不在室內更換過濾器的方式,如阻漏層送風天花,則可避免上述缺陷。
5 結語
血液病房集中送風面積采用每邊比床外邊延長0.4m的做法,在病房面積約為10m2時,可以使室內達到微粒濃度遠低于3.5粒/L的潔凈度,因此可適用于面積更大些的病房,而且頭部風速遠低于0.12m/s,合乎要求。這一送風方式將比傳統方式節能1/3~2/3。
參考文獻
[1] 許鐘麟. 空氣潔凈技術原理[M]. 4版. 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273~282,329–330.
[2] 陳萬青, 單保恩, 鄭榮壽, 等. 2003–2007年中國腫瘤登記地區白血病發病與死亡分析[J]. 腫瘤,2012, 32(4):251–255.
[3] 鄧佑鵬. 醫院建筑內防止SARS病毒傳播與感染的綜合措施與對策研究[D]. 上海:同濟大學,2005:90–122.
[4] 許鐘麟. 隔離病房設計原理[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124–126.
[5] 許鐘麟, 馬駿, 孫寧, 等. 確定生產無菌藥品的背景環境B級區換氣次數的方法[J]. 暖通空調,2013,43(12):135–140.
[6] 馮昕, 許鐘麟, 張益昭. 生產無菌藥品的背景環境——B級區換氣次數實測分析[J]. 暖通空調,2014,44(2):84–88.
備注:本文收錄于《建筑環境與能源》2019年9月刊總第25期。
版權歸論文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