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顏色風格定下來,二是規格大小定下來,接下來就開始和設計師、鋪磚師傅開始溝通效果了,怎么鋪?什么形狀?配件應用?顏色搭配等等!這些細節都要考慮到位。
選磚原則:大房配大磚,小房配小磚。20平方米以上房間可選用600*600mm地磚,10-20平方米可選用500*500mm或者300*300的小仿古地磚,而10平方米以下可選用300*300mm或者150*150或者更小的仿古地磚。
鋪貼前首先在地面上試鋪。在使用完同一色號與尺碼后,才可使用鄰近的色號與尺碼,并將色號、尺碼不同的瓷磚區分好類別,再在磚底用編號加以標明。如果磚面有花紋或方向性的圖案,應將產品按圖示的方法鋪貼,以求最佳裝飾效果。
把現場清理干凈,并先灑適量的以利施工;將425#水泥與沙以1:3的比例混合成沙漿(混合沙漿最好不要超過200#),否則,混合沙漿標號過高,其后期應力不均勻時會對地面造成損壞,影響裝飾效果,嚴重的話還會造成施工質量事故,以長約一米的木尺打底,將沙漿徹底抹平,接放樣線,在地面灑上水泥粉并撥弄均勻,再次灑上少量水泥粉,以增加與水泥沙漿的粘著性。
特別提醒:當然了,這是地磚的鋪法,如果用仿古磚上墻面鋪貼,那就考慮瓷磚膠的應用了,千萬不要不聽盟主意見直接用水泥貼。
留縫是仿古磚的一大特色
①物理特性,防止冷熱應力對磚的破壞。
②在一定程度上矯正磚的不規整的缺陷。
③可以作為不同磚過度的輔助手段。
④塑造空間層次感的輔助手段。
⑤有清晰的線條美。
⑥使磚對空間的塑造更富于變化。
⑦一般3—4MM或者5—8MM。
留縫的主要原則:留縫的大小主要看被貼磚的大小和被貼場合的大小而定,一般說來,大磚貼大面積留縫大。反之則小,有些特殊場合的留縫大小,根據實際需要而定。因地,因需要而制宜。
鋪磚應在基底凝實后進行,在鋪貼瓷磚時,用手輕輕推放,使磚底與貼面平衡,便于排出氣泡,然后用槌柄輕敲磚面,讓磚底能全面吃漿,以免產生空鼓現象。再用木錘把磚面敲至平整;同進,以水平尺測量,確保瓷磚鋪貼水平。
產品在鋪貼30分鐘左右(視氣候及水泥凝結程度)要及時用木糠或海綿沾水將產品表面的水泥漿擦洗干凈,避免表面藏污時間過長,難以清理。
貼完一定面積后,用填縫劑(或白水泥漿、石膏漿等)在磚縫上填補刮平,待干后再刷一曾清漆用于抗污。注意填縫劑必須使用建筑膠水稀釋、混合。
產品鋪貼12小時左右,及時用木錘敲擊磚面,檢查地磚間是否出現空鼓現象。若敲擊聽到“空空”聲的地磚,證明出現空鼓現象,就必須重新鋪貼。所有磚貼完24小時后方可行走,擦洗等動作。
仿古磚在使用過程中應避免硬物摩擦,以免產生劃痕;盡量保持磚面清潔,避免有色浸泡表面,萬一不小心磚面上有色物體,必須盡快清潔。
①普通的污漬用濕抹布,濕海綿拭擦;
②對于比較頑固的污漬可用一定濃度的鹽酸拭擦;
③注意不要讓鹽酸碰到填縫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