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年,由于國內電信市場和海外數通市場的驅動,中國光通信行業高速發展,未來隨著5G流量爆發,云計算需求持續強勁,光通信領域將迎來更大機遇。
在行業體量持續增長的同時,我們也需要清醒的認識到,我國光通信行業依然面臨著大而不強的困境,向產業鏈上游拓展仍需假以時日。無論是從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角度,還是從自主可控和供應鏈安全角度,我國光通信行業都需要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近日,在中國國際光電博覽會(CIOE)與C114通信網聯合主辦“2021光通信高質量論壇”系列活動首場線上會議“5G/F5G雙千兆技術與應用線上研討會”上,來自中國信通院、三大運營商、設備商在內的多位業界大咖齊聚,共同探討5G/F5G雙千兆時代下的技術發展趨勢和發展前景。
中國信通院技術與標準研究所所長敖立指出,千兆光網和5G網絡構成的“雙千兆”網絡是新型基礎設施的核心支撐和“數字底座”,成為新時期我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目前我國寬帶網絡發展水平全球領先,從網絡發展的規律看,我國5G和千兆光網正處于快速建設發展期,未來5年是關鍵期。
與此同時,敖立強調,我國在“雙千兆”網絡應用領域的探索已進入“無人區”,發展主要面臨應用需求驅動不足的挑戰。因而,推動千兆光網和5G融合協同發展,將是下一步我國網絡發展的重要工作。此外,推動FTTR試點應用,推進Wi-Fi6技術研究和網絡部署,關注智能網關安全,加快ITU-T 50G-PON標準研究推進,探索工業光網在企業和園區網絡建設改造的落地應用,通過接入網云化助力提升網絡服務質量和業務體驗,也是雙千兆時代光接入的技術熱點。
三大運營商共話雙千兆發展趨勢
中國移動通信研究院網絡與IT技術研究所傳送與接入網研究室經理、主任研究員張德朝指出,5G時代雙千兆業務發展呈現兩大趨勢:立足網絡基礎能力提升,不斷提升網絡大帶寬滿足流量爆發式增長需求,通過網絡切片能力滿足業務差異化SLA要求;面向業務滲透能力拓展,深入開展網絡SDN能力建設滿足智能化需求,通過云網融合深度匹配業務發展。
對于中國移動而言,5G時代雙千兆關鍵技術發展主要包括面向5G回傳的SPN、面向5G前傳的Open-WDM和下一代光接入網。張德朝指出,SPN將進一步向小顆粒、切片端到端協同、小型化SPN、解耦開放組網和云網融合;半有源Open-WDM/MWDM方案,破解前傳光纖資源緊張和啞資源管理難題,兼具可管可控和低成本優勢;下一代智能光接入網架構將向50G PON演進,基于vOLT演進虛擬化網絡架構,帶寬經驗向體驗經驗轉變。
張德朝表示,5G承載和千兆有線寬帶是5G時期雙千兆網絡發展的基石,中國移動將聚力5G前傳,圍繞云網服務和千兆體驗推進下一代智能光接入網演進,更好地滿足5G ToB和高等級專線業務發展。
中國聯通研究院網絡技術研究中心總監,教授級高工王光全指出,新基建給光網絡帶來全新機遇與挑戰,中國聯通提出全光底座架構和建網理念,推動光網絡朝著業務網絡和基礎網絡發展,基于低成本可調諧DWDM技術,打造光波長級城域超寬帶全光綜合接入網絡,實現波長即業務(λaaS)和按需升級擴展(PAYG),推動光業務網發展。
據王光全介紹,山東聯通已經展開光云一體化創新實踐,并取得良好成果。“山東聯通全光入云品質專線,發揮優質的OTN政企精品網全光連接優勢,打造與OTT差異化云網融合能力,提供全光入云品質專線產品,云網流程合并重構,統一受理,實現云網同開同停。”
中國電信研究院光接入高級專家,項目經理張德智指出,10G PON已經進入部署階段,50G PON成為下一代接入網的演進方向,預計在2021年完成系列標準第一版。50G TDM PON采用下行TDM、上行TDMA架構,支持三種(名義)線路速率組合;支持現網已規模部署的ODN基礎設施,包含光纖光纜、無源光器件等;系統支持20KM距離、2級分光、1:64分光比;采用通用TC層設計,兼容當前50G PON所有種類,并面向未來更高速PON系統。
據了解,中國電信研究院近期在現網ODN模擬環境中成功驗證高速50G PON樣機方案,可實現下行約40Gbps的業務傳輸速率,同時50G PON樣機可在1:32分光比、10公里光纖距離的ODN環境下完成ONU的注冊上線及正常工作。
此外,在張德智看來,光接入網演進,不止于帶寬提升,還包含全業務承載、低時延、智能化等豐富內涵,目標是面向云網,不斷提升業務感知和用戶服務能力。他呼吁,希望和合作伙伴們共同努力,持續推進光接入技術發展和應用、以及生態繁榮。
產業鏈齊助力,加速雙千兆部署
雙千兆網絡的部署落地,離不開產業鏈的支撐。華為智簡接入網總監曾小龍指出,千兆時代不單是帶寬升級,是供給側改革,釋放被壓抑的需求。隨著寬帶滲透率到了一定程度,運營商需要轉型,同時老百姓也有對應的訴求,目前,運營商已開始蓬勃發展真千兆體驗孕育新的增長機會。
曾小龍表示,真千兆時代,寬帶發展從帶寬紅利走向體驗紅利。運營商需瞄準用戶體驗,抓住品質寬帶的1根光纖+3波寬帶(連接寬帶、組網寬帶、場景寬帶)戰略機會。品質寬帶將有望帶給運營商“3個50元”:定障節省50元,運營多賺50元,規劃用好50元。
如何實現品質寬帶,曾小龍認為,用戶體驗可度量是體驗經營,實現品質寬帶的基礎,目標聯接每一個家庭,改善生活品質。具體來看,以體驗為中心,實現最終用戶3類體驗:寬帶體驗(千兆“真” 寬帶),聯接體驗(家庭每個角落),極致體驗(每時每刻穩定的應用體驗),支撐運營商為最終用戶提供全光穩定體驗。
品質寬帶分為萬物光聯、萬物數聯、萬物智聯三個階段。萬物光聯是數字大廈底座,憑借綠色、高能,光纖作為數字底座,延伸到每一個房間,配合Wi-Fi6 聯接每一臺設備;萬物數聯基于穩定多并發、大帶寬的數字聯接,構建物理世界的數字孿生,為智能化、個人化提供基礎支撐;萬物智聯是通過AI 、邊緣計算與大數據平臺技術,實現智慧家居、智慧樓宇、智慧社區、智慧城市等規模協同應用。
中興通訊光接入規劃總工李明生指出,PON在運營商網絡取得了巨大成功,家寬和PON專線是兩大主要場景。目前,PON正從GPON升級到10G PON階段,并進入規模商用,50G PON則是下一代PON技術。
李明生表示,隨著業務的發展,家庭寬帶中,越來越多體驗敏感剛需業務,對網絡提出高品質需求;PON專線雖然具備低成本、易部署、廣覆蓋優點,但有上云、提升品質的需求;POL作為PON的拓展應用,服務千行百業,交換機和POL有一體化運維需求。
為此中興通訊構建了體驗經營型PON網絡架構,關鍵新元素包括四大方面。首先是OLT內置時隙化接口:OLT內置OTN接口卡,提供高品質PON+OTN全光專線;其次是OLT支持切片,不同體驗要求的業務映射到不同切片,不同切片用戶收斂比、帶寬等影響體驗的參數不同,切片可根據用戶數進行擴縮容,進而保障不同業務的用戶體驗;另外是OLT內置計算資源卡,分層進行用戶體驗KPI分析和質差分析;最后是可視化切片管理和質差分析系統,圖形化顯示用戶體驗KPI指標和質差原因。
李明生總結,體驗經營PON架構可以保證和改進用戶體驗,促進家庭寬帶和企業寬帶上云,實現體驗經營型PON接入網和云網融合城域網一起構建下一代有線網絡。展望未來,50G PON將在網絡架構上支持體驗經營型網絡架構,此外PON層會做功能增強,通過更低時延、切片來提升用戶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