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01
建筑保溫出現的質量問題種類
1.1 外保溫墻體板痕明顯及開裂
這是目前“發病率”最高的建筑保溫質量問題,在沈陽市所有采用涂料(含乳膠漆平涂、真石漆、理石漆、質感涂料等)作為外裝飾面的建筑物中,有超過80%的有此類質量通病。
這種病癥輕則影響建筑物的外觀美感,嚴重的會形成網上熱議的“樓泡泡”、“繃帶樓”,再進一步發展會產生脫落、影響建筑的使用功能并最終影響外保溫體系的壽命。
某小區的墻面出現裂縫、隆起
1.2 外保溫墻體滲漏
在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工藝不合乎規范,造成窗口、墻面等部位滲漏。不但影響建筑的節能效果及使用功能,最終會影響外保溫體系的壽命。
1.3 防護面層和飾面層(墻皮)脫落
是指外墻保溫系統的防護面層和飾面層剝離并且脫落。不但影響建筑物的美觀、造成經濟損失,還有可能造成人身傷亡。網上戲稱這種現象為“樓紙紙”。
1.4 外墻保溫整體脫落
是指外墻保溫系統從保溫層斷裂或粘結砂漿斷裂,導致整個系統脫落,從而徹底喪失保溫功能。不但影響建筑物的美觀、造成經濟損失,還有可能造成人身傷亡。網上也稱這種現象為“樓紙紙”。
1.5 外墻面磚脫落
外墻面磚或連帶保溫層脫落,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甚至有可能造成人身傷亡。
法庫縣一商業網點瓷磚脫落,將一名過路女子砸死
1.6 B1級材料失火
這是建筑保溫行業的一種常見病,施工單位使用消防等級達不到B2以上級別的有機保溫材料,遇到明火后這種保溫材料發生火災,造成嚴重的財產損失,嚴重的時候危機人身安全。
1.7其他質量問題
如外墻流掛、防火隔離帶明顯、陽角不直、構件安裝不到位、固定件安裝流程不合理等。
外墻保溫行業質量問題頻發,既不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又給行業會帶來很大的混亂。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地重視。
分析
02
建筑保溫質量問題的特點
2.1質量問題的普遍性。一是責任主體的普遍性,幾乎涵蓋所有的開發商,無論是央企、還是上市公司,概莫能外;無論是中國本土開發商、還是洋開發商,無一幸免。
2.2從工程竣工時間上看,新建項目的質量問題遠遠高于“老舊項目”。
我們以2011年為界限,在此之前完成的建筑保溫的質量要遠遠好于在此之后的。以沈陽市建委在今年5月份處理的三個有質量問題的項目為例,時間最長的三年、最短的一年。而10年前甚至更早的時間,沈陽市有大量XPS保溫系統,至今大多安然無恙。
出現這現象的原因大概兩點:
2.2.1、建筑外保溫行業是“舶來品”早期的外保溫行業從業者尚未學會造假。
2.2.2.、2011年以后風起云涌的新型體系,基本照搬照抄EPS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缺乏科研支撐,造成質量事故頻發。
2.3、按體系分類的話,新型材料出現質量問題的概率遠遠高于傳統的EPS薄抹灰體系和高檔巖棉薄抹灰體系。比如酚醛體系、擠塑板體系和發泡水泥體系出現脫落的概率就遠遠大于EPS保溫體系。低檔巖棉脫落事件也時有發生。
雖然EPS體系的脫落事件也時有發生,但由于這種系統的絕對數量大,所以相對概率還是較低。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我認為是缺乏科研技術支撐的結果。我們已經習慣了外國已經成型的東西,我們照搬照抄,比如EPS薄抹灰保溫體系。外國如果沒有這方面的研究,我們基本上靠蒙,比如酚醛板、發泡水泥板、硬泡聚氨酯板、XPS板等全部照搬照抄EPS薄抹灰保溫體系。缺乏科學實驗數據支撐,結果質量事故頻發。
某商業網點發泡水泥保溫層脫落
2.4既有建筑脫落節能改造項目出現質量問題的比例比例遠遠高于新建建筑的脫落比例。
既有建筑節能保溫改造是一項比新建建筑技術標準和施工工藝要求更高的工程,因為既有建筑基層墻體的強度以及飾面材料的質量在使用過程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墻體多層次構造層的拉伸粘結強度不同,如涂料飾面的膩子、涂料、墻體等不同層面的粘結強度不同。
因此,當既有建筑進行節能改造時,必須采用拉拔儀可對基層的粘結強度進行測試,且同一建筑物的不同材質的基層應分別測量,找出最薄弱環節并根據基層情況的評價狀況,采取相應的措施。
但在現實環境中,公、民建筑的節能改造,有時在體系構造、材料選擇、施工工藝方面還不如新建建筑,這樣出事是在所難免的。
政府既有建筑保溫改造出現脫落
分析
03
建筑保溫質量問題的宏觀因素
3.1建設單位的“低價中標”使得整個市場造價蔚然成風
舉個例子:比如齊齊哈爾大部分民用建筑要求采用B1級20Kg的苯板做保溫。每平米含(增值)稅、含架設的市場價格應該是105-110元,可市場報價往往只有八十幾元。
而且開發商、業主單位回款慢甚至全頂房,將中規中矩的企業排斥在這個市場之外,而大量靠旁門左道起家的企業充斥其中,造成行業魚龍混雜的局面。
3.2形同虛設的監管體系,使得造價成本極低
其一、檢驗機構的監管缺失。施工單位進現場后,需要將材料報驗復試,這是保障建筑質量安全的一個重要環節。以保溫材料為例,施工單位需要逐棟樓地將保溫板、砂漿甚至是網格布和錨固釘一一送檢,繳納高昂的檢測費。
既然承接檢測任務,檢測機構和現場監理完全有能力將不合格保溫材料扼殺在料堆里,但現實中卻并非如此。如此,在每一起事故背后,我們都會看到第三方監管部門除了增加企業的負擔,形成利益鏈條外,幾乎形同虛設。
其二、現場的監理單位監督不到位,也是造成建筑保溫質量的一個原因。
3.3總包單位沒有打好基礎
有的總包單位為了節省成本,在剪力墻拆完模板后,不但沒有抹灰找平,甚至連脫模劑都不處理。而保溫施工企業低價中標,根本也無力承擔這筆費用,于是干脆直接將保溫板粘到這樣的墻面上,結果可想而知。
還有的總包單位雖然抹灰找平了,但找平層的強度太低,遠遠達不到0.2MPa,結果從找平層就開始斷裂。
某樓盤由于墻面不潔造成保溫層脫落
3.4、建筑外墻保溫相關的科學研究極度缺乏
恕我直言,作為山寨大國,外國已經成型的東西,我們照搬照抄,比如EPS薄抹灰保溫體系。外國如果沒有這方面的研究,我們基本上靠蒙,比如巖棉、酚醛板、EPS板、發泡水泥板、硬泡聚氨酯等全部照搬照抄EPS薄抹灰保溫體系。缺乏科學實驗數據支撐,結果質量事故頻發。比如擠塑板貼瓷磚到底可不可行?如果可行,有什么具體措施?這些措施的背后有具體的實驗數據支撐嗎?再恕我冒昧,中國每年的論文發表數量、專利申請數量雖然雄冠全球,但檢索整個CNKI數據庫,這方面的論文少之又少。其結果,就是拍腦門施工,造成質量事故度不斷。
3.5、市場進入門檻低,造成假幣驅逐良幣
這個是我們行業老生常談的問題,想必大家都有同感。以保溫材料為例,目前我國建筑保溫材料每年的總產值也就五、六百億的水平,不及大開發商恒大(或綠地、萬科)一個公司產值的二分之一,如此小規模的市場卻密集地聚集著成百上千家企業。勢必造成無序競爭,以價格戰、低質量占領市場。
比如真正B1級的膨脹聚苯板的氧指數可達35,并非如干柴枯草一般易燃,所以在歐洲市場仍有80的占有率。然而,在中國市場有大量的B2甚至B3苯板冒充B1級保溫板被貼到墻上,以至于會有這樣的黑色幽默:
一、到原料廠家買B1級顆粒,答曰沒有,因為需求量少所以不生產了。
二、有的廠家開發了一項“檢測板”業務,生產出B1級苯板,專供其他苯板廠做復試之用。
如此不自律的行業,焉能不出事?一位建筑大學的老師甚至發明了“EPS兇宅”一詞。
分析
04
建筑保溫質量問題的微觀因素初探
4.1外保溫墻體開裂的原因
4.1.1、材料因素:
1)保溫板陳化期不足,上墻后繼續收縮,輕則出現板痕,重則(時間長了,苯板縫反復膨脹收縮)在板縫部位出現裂紋。這個問題具有普遍性。
或者保溫板本身強度大、尺寸穩定性差,如XPS、PU。
或者保溫板本身容易開裂,如酚醛
2)抹面膠漿層的柔韌性不足導致開裂:市場上大量的產品要么柔性不足無法釋放因溫濕應力及基層沉降等導致的形變;要么產品的強度低,不足以抗拒保溫板形變等而導致開裂;
3)膩子(或其它找平材料)必須要有與外保溫防護面層砂漿配套的柔韌性,否則無法釋放溫度應力,必然會導致開裂。另外膩子層不宜過厚。
4)玻纖網格布的耐堿性不足,導致網格布抗拉強度降低,從而出現大面積水平和垂直方向
造成保溫層開裂的因素
4.1.2、施工因素:
1)玻纖網格布拼接處沒有搭接---在該處防護層必定會出現開裂。
2)干鋪網---工人將網格布緊貼苯板然后抹抹面膠漿,造成網格布沒有被抹面層完全包裹,根本不能起增加防護層抗裂性能的作用。
3)保溫板粘貼面積少,沒有邊灰,導致上墻后的苯板在砂漿硬化及溫濕應力的變形大,板縫易開裂。
4)保溫板不打磨,板間存在高度差,易開裂。
5)窗口沒有附加一層斜向45度網,導致出現八字裂紋。
施工不當造成保溫層開裂
4.2外保溫墻體滲漏
外保溫墻體滲漏的原因與材料質量、施工、細節部位的設計以及后期維護都有很大關系。而外保溫墻體一旦漏水,將影響建筑的使用功能,最終將影響外保溫的耐久性。
4.2.1、材料原因:
1)因材料質量造成面層開裂,導致外保溫墻體滲漏;
2)防護面層吸水率過大;
3)密封膠等輔助材料不符合要求導致滲漏。
4.2.2、施工因素:
1)因不正確的施工是造成外保溫體系開裂從而導致滲漏;
2)線條、門窗洞口等細節部位:板縫過大,網格布不搭接、不鋪網等細節處理不到位;
3)窗洞口、空調板、線條等部位的流水坡度不足,甚至兜水,導致滲漏;
4)各種固定件后安裝破壞原有防護面層導致滲漏。
4.2.3、設計因素:
1)窗口部位設計不合理,設計與施工存在一定的脫節導致施工處理不到位;
2)后安裝各種固定件破壞原有防護面層;
3)女兒墻設計不合理;等等。
4.2.4、使用或維護不當引起的滲漏。
4.3外墻面磚脫落
對于普通抹灰墻體瓷磚脫落主要原因為:瓷磚沒有滿貼,水份自磚縫滲入其背部,在凍脹的作用下瓷磚脫落。對于外保溫墻體而言,除了凍脹的因素外,還有另一個主要因素---熱脹冷縮,陽光輻射于保溫墻體,因保溫層的作用其熱量不能快速傳導于基層墻體,熱量聚集于保溫墻體表面,這樣就無形中拉大了保溫墻體一天的溫度波動,據相關資料介紹,夏天在太陽輻射條件下,深色飾面保溫墻體的溫度可達60-70度,而未做保溫的墻體只有30-40度。在溫差的作用下,保溫墻體反復的膨脹收縮,而面磚為剛性的,只能通過磚縫來釋放溫度應力,這就要求保溫墻體的粘磚材料及嵌縫材料必須具有一定的柔韌性,否則易出現保溫墻體變形及磚縫開裂的問題。可以這樣說,保溫墻體的瓷磚脫落,主要是磚擠磚擠下來。當然,磚縫開裂也增加了凍脹脫落的幾率。所以保溫墻體粘磚必須采用配套的瓷磚膠與嵌縫膠,配套材料除了要求粘結力外,更多要求其要有一定柔韌性。
當然除了以上條件以外,還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相較于涂料飾面,貼磚的抹面膠漿要更高的強度,以提高對面磚的載力,否則無法滿足瓷磚拉拔大于0.4MPa的標準要求。從目前面磚脫落的部位來看,絕大多數位于防護面層,這也同樣說明了抹面膠漿要有較高的強度。而目前市場上絕大多數防護面層既能貼磚也能做涂料,這是不合理的。
2)保溫墻體貼磚要求更高的施工標準。普通墻體的貼磚,當基層出現偏大差時,可以通過提高粘結層厚度來糾偏。而對于保溫墻體而言,這樣不合理,主要原因有:其一,提高粘結層厚度增加了飾面層重量,增加了安全隱患;其二,厚的粘結材料不利于溫度應力的釋放。所以外保溫墻體(貼磚)在施工時,要求墻面的平整度以及陰陽角的垂直度要高。
宜必思酒店外墻面磚脫落
4.4外墻保溫系統或墻皮脫落
4.4.1材料因素
1)、界面劑
外保溫系統中有兩個地方需要用界面劑,一是有些基層墻面,特別是舊樓改造的基層墻面需要進行界面處理。比如原來的涂料墻面,對于存在開裂,空鼓的部分,應將其敲下,并用聚合物改性砂漿進行填補。再用高壓水槍或噴砂將粉化、剝落的涂料或膩子清除,然后撣上專用界面砂漿,再進行測試,拉拔強度達到0.1Mpa方能進行下一步施工。如果界面劑的質量不過關,下一步就等著脫落吧。
再比如瓷磚墻面,需要將空鼓的瓷磚去除后,用聚合物砂漿修補。然后清除瓷磚表面的浮灰及粘污。用草酸處理瓷磚表面及瓷磚縫(處理泛堿),清理完后,再用高壓水進行沖洗。還有關鍵的一步就是用瓷磚翻新界面劑處理瓷磚表面,待其形成強度后,再測試基面的附著力,拉拔強度達到0.3Mpa方能進行下一步施工。
下面的圖片是遼寧省科技廳舊樓改造后又脫落的圖片,基層的瓷磚墻面上仍保留一大片黃漬,疑似涂刷過界面劑,但這層界面劑沒起多大作用,甚至本身已經與基層墻體剝離,使得這一舊改項目的最關鍵環節形同虛設。
既有建筑保溫改造是界面劑原因出現脫落
除了基層墻面需要界面界面劑外,一些保溫材料也本身需要界面劑增強粘結強度,如聚氨酯板或噴涂聚氨酯、酚醛板、巖棉板(或帶)等。同樣道理,這些材料的界面劑質量需要過關,并且還得格外注意施工工藝,不能應付了事。比如上海市的規范要求酚醛板的界面劑采用白色的改性苯丙乳液,將配比好的界面劑涂刷到保溫板上,隔2-3分鐘后,在涂層較薄的地方進行補涂。過3-4個小時后,對保溫板進行檢查,看看界面劑是否變得透明,如果涂層不均勻,應再補涂一遍,直到再次透明為止。
2)、粘結砂漿
粘結砂漿不合格,是外保溫系統脫落的一個主要因素。外保溫用粘結砂漿是聚合物改性砂漿的一種,既有以專威特為代表的雙組分砂漿,也有以STO和秦恒為代表的干混砂漿。
傳統的水泥砂漿,粘結原理是“鎖嵌原理”:由于墻面或苯板表面的不平整,因此在微觀結構中,呈現凸凹不平的表觀。粘結砂漿滲入保溫板背面和混凝土墻面的孔隙中,凝結硬化,起到類似鑰匙插入鎖孔的機械嵌固作用,將保溫板與基材連接起來。但這種砂漿剛性有余、柔性不足。
聚合物改性干混砂漿,顧名思義,就是需要在砂漿中摻入一定數量的聚合物,如可在分散乳膠粉,纖維素醚、減水劑等。可在分散乳膠粉對粘結砂漿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它在砂漿中形成柔韌的膜結構,可以想象成由很多細小的彈簧連接在剛性的骨架上,使得砂漿自身強度得以增強,即內聚力得以提、可變形性得以增強,分散應力的作用得到大幅提高。
同時,分布于界面上的可再分散膠粉又極大地增加了砂漿的粘結性,可再分散乳膠粉形成聚合物“膠橋”,起到無機材料無法做到的粘結作用。總之,可再分散膠粉是人類建筑史上的一項偉大發明。
然而,一些不良商販發明了所謂的“樹脂膠粉”,所謂的樹脂膠粉,實際上是一種“塑化劑(英語:Plasticizer)”,塑化劑,顧名思義就是使某種物質更像塑性物質。在砂漿中摻入劇毒的增塑劑,目的只是使得砂漿更像真正粘結砂漿。是一種地地道道的山寨產品。
劣質粘結砂漿導致的外墻外保溫層脫落,斷裂面在粘結砂漿面在中間。如下圖所示
某新建樓盤不合格的粘結砂漿導致保溫層脫落
3)各種板材
有的保溫系統脫落,是由于保溫材料自身造成的。
A、酚醛板。劣等酚醛樹脂分子鏈中殘余酚羥基和亞甲基,在熱能或紫外線的作用下,容易降解成焜或其他結構。所以由這種劣等樹脂制成的保溫板脆性大、模量高、延伸率低、韌性差、易在界面上產生應力裂紋,而且還容易吸水。這種保溫板上墻后,很容易在重力和負風壓合力的作用下產生離析,造成保溫層整體脫落。
視頻:某大型樓盤酚醛保溫層脫落
B、發泡水泥。由于發泡水泥的硬度較大、彈性較小,所以在嚴寒地區使用保溫板內部如果形成凍融界面,很容易從保溫板中間斷裂。
某百貨發泡水泥因凍融而分崩離析
C、擠塑板。擠塑板保溫系統與酚醛板系統脫落有很大的不同,超過一半的脫落事故是表面的防護面層掉下來,形成美麗的“迷彩樓”,當然也有整個擠塑板系統脫落的,如下面視頻的大連某建筑擠塑板脫落。
某廣場成迷彩樓
4)、抹面膠漿
抹面膠漿對保溫系統脫落并無直接責任,但如果防護面層開裂或著吸水率高,則水和空氣會長驅直入,在水和空氣的共同作用下,粘結砂漿的強度會降低。
4.4.2施工因素
1)施工時虛粘,粘結砂漿與墻體沒有形成有效粘貼;
2)使用超過可操作時間的粘結砂漿;
3)施工時環境溫度和基層溫度低,導致砂漿粘結強度發展很慢。
4.5板痕產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聚苯板的陳化期不足:外保溫用苯板要求自然條件下陳化42天,或蒸汽養護5天。若陳化期不足,上墻后的苯板繼續收縮則產生板痕;
2)聚苯板在粘貼時,苯板的四邊及角沒有與墻體形成有效粘結,在溫度應力的反復作用下,逐漸產生不可逆的形變,從而形成板痕;此種板痕一般在較長時間后才能顯現出來。
3)粘完苯板后短時間內(一般1天)抹完防護面層,內側的粘結砂漿繼續收縮,導致原本打磨平整的苯板面也變得凹凸不平;此種問題一般在多層建筑且溫度低時更為明顯。
4)貼完保溫層后沒有打磨或打磨效果差,板間的高度差大,從而形成板痕;此種一般在施工完接著就可以看出來。
板痕的產生往往是幾個因素綜合產生的,所以要想避免需要才材料到施工各個方面注意。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板痕嚴重的墻面在溫度應力的作用下,時間長了易開裂。
板痕產生的因素
4.6其他建筑保溫質量問題
1)外墻流掛:影響建筑的外觀美感
2)防火隔離帶明顯:其一,防火隔離帶選用A級材料一般不易打磨(如巖棉、酚醛、發泡水泥等),與保溫層形成高度差;其二,防火隔離帶材質與保溫層差距大,易產生板痕;
3)固定件安裝流程不合理等:后安裝各種固定件,破壞原有的防護面層,易導致漏水。類似的部位有:落水管卡、護欄、避雷線、穿墻管等。
4)散水部位:散水坡與保溫墻體“硬”連接,因沉降會導致開裂。
5)構件安裝不到位:成品構件與墻體間的銜接必須應將防護面層及網格布固定于墻面防護層上,否則長了易脫落。
其他質量問題
分析
05
意見與建議
5.1加強綠色建筑協會等第三方非政府組織(NGO)的作用,協會內部成員加強行業自律,不惡意低價擾亂市場。
協會建立紅、黑榜,將優質工程列入紅榜,劣質工程打入黑榜。定期通過公共媒體公之于眾。
5.2加強對檢測機構的監管,由政府主管部門或協會對檢測公司進行評審,擇優選用。建議施工單位將檢測費交給協會,由協會指定檢測機構,切斷施工單位和檢測機構聯系。
對檢測機構優勝劣汰,只收取檢測費而不進行實地形式檢驗的檢測機構,應該被淘汰出局。
5.3政府主管部門印發施工技術導則。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根據導則監督施工單位施工。
5.4根據導則,由政府主管部門或協會對各種保溫體系制定市場指導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