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種植材料的甄選
反季節(jié)栽植應考慮以下因素的影響:第一,非種植季節(jié)的氣候環(huán)境比較不好;第二,非種植季節(jié)栽植應考慮植物自身的特點。結合以上因素,種植材料的選取就顯得十分重要。選取的樹種不僅要能夠適應當地的氣候及土壤等必須的生長條件,而且生命力旺盛、植株較大的苗木,必須保證反季節(jié)種植的成活率。除此之外,種植材料的根系是否發(fā)達、生長是否旺盛、有無病蟲侵害等因素也應該被考慮。只有規(guī)格和形態(tài)達到設計標準的樹種才能夠被選取,一般能夠被選擇的苗木都經過 2~3 次移植,然后進行 3 年以上定植。
(1)選擇合適的樹種是反季節(jié)綠化成功的關鍵在確定反季節(jié)綠化樹種時,要按照“適地適樹”的原則,選擇具有耐寒、耐旱、耐貧瘠、抗污染等抗性強的綠化樹種,各地以鄉(xiāng)土樹為主。非鄉(xiāng)土樹種尤其是新品種最好不在反季節(jié)綠化中種植。
(2)種植前場地的準備和種植土的處理為了加快反季節(jié)綠化進度,需要提前準備好場地,這樣可以做到苗木隨到隨栽,不誤工時,避免苗木延遲栽植而死亡。反季節(jié)綠化的苗木種植土必須保證足夠的厚度,保證土質肥沃疏松,透氣性和排水性好。種植或播種前應對該地區(qū)的土壤理化性質進行化驗分析,采取相應的消毒、施肥和客土等措施。
2 種植前的土壤處理措施
反季節(jié)栽植一定要確保苗木種植土的土層有充足的厚度,確保土質肥沃、疏松,透氣性能與排水性能均良好。栽植之前需要對當地的土壤理化性質做化驗試驗并進行相應的消毒、施肥與客土等處理方法。
3 土球直徑與種植穴
根據土球直徑可以確定種植穴的大小,種植穴應該比土球大 40~50 cm,穴深應超出土球 15 cm 上下。如果種植穴內存在建筑垃圾或有害物質,工作人員需要擴大樹穴、清理廢土、填充種植土,并將回填土及時填充。若果種植區(qū)土層比較干燥則需做載之前的浸穴處理。完成挖穴、挖槽工作以后,需施入一定量的有機肥充當基肥。
4 種植前的修剪工作
①對于常綠闊葉樹,采用收縮樹冠的辦法,修剪外圍的枝條、適度疏稀樹冠里面非必需的弱枝,盡量留下生長力旺盛的萌生枝,一般修剪量可以達到 1/3~3/5。而針葉樹的修剪則主要是疏枝,通常修剪量可以達到 1/5~2/5。②對于落葉樹一般采取先疏枝后強截的方法,盡可能多的留下生長枝及萌生枝,其修剪量一般為 6/10~9/10。③對于較珍貴的樹種,其修剪工作應注意樹冠盡可能的少修剪,大量修剪不利于其生長。此外,苗木修剪過程中應確保其修剪質量,保證剪口平滑,不能有劈裂。④具有易揮發(fā)芳香油或樹脂的針葉樹等的修剪工作需要在移植之前一個星期就應該進行,只要超過 10cm 的大傷口須確保其光滑平整、已消毒,而且涂沫過保護劑。
5 苗木栽植
①苗木的落穴。帶土球苗木的落穴過程中尤其需要確保落穴瞬間的放置力度,保證輕放,避免土球松散。大苗木在落穴之前應該對樹干進行保護,以免產生脫皮等情況。苗木的樹冠方位需依照原先的方位進行定植。②拆除苗木的包裝。通常對移栽樹種的小土球直徑低于 30 cm 的采用束草或者塑料布簡單包裹,種植前需拆掉包裝物。對于利用草繩或者蒲包進行包裝的土球,其直徑一般比較大,種植前應剪斷草繩清理出蒲包物料,以達到與土壤接觸,利于新根發(fā)芽并吸收水分及養(yǎng)料。如果采取草繩密縛的方法進行包裝,落穴后需剪斷繩子,達到恢復根系生長的目的。③防澇和通風。如果苗木種植過程中發(fā)現部分種植穴排水不通暢,就可以采用在穴底鋪設 10~15 cm 的砂礫或者敷設滲水管和盲溝的措施進行改善。大樹的栽植應保證其根部的透氣性,樹干周圍最好不要被透水性較差的材料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