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大湛機電科技有限公司 嚴偉
杭州清稞節能環??萍加邢薰?nbsp; 趙先明
摘 要:當下,地源熱泵技術作為一項可再生能源技術在夏熱冬冷地區大力推進。本文針對夏熱冬冷地區的氣候特點,從一次能耗的角度,對比分析了地源熱泵系統與冷水機組加鍋爐、風冷熱泵三種空調冷熱源的節能效果,可為夏熱冬地區合理應用地源熱泵技術提供參考。
關鍵詞: 建筑節能;地源熱泵;夏熱冬冷;設計方法;一次能耗分析
基金項目: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杭州分院“綠色人居環境研究中心”產學研一體化平臺搭建 。
0 引言
由于淺層地層溫度常年基本穩定,接近當地氣象年平均溫度,冬季淺層地層溫度比室外環境空氣溫度高,夏季淺層地層溫度比室外環境溫度低。理論上,地源熱泵機組的能效應高于空氣源熱泵。此外,地源熱泵機組加裝冷凝熱回收裝置后可實現一機多用,既可夏季供冷、冬季供熱、全年供應生活熱水,在需要時還可同時供冷、供熱、供生活熱水,做到能量總體平衡[1-2]。作為空調冷熱源的地源熱泵系統,消耗電能,利用部分淺層地層的蓄熱能(可再生能源的一種)給空調系統提供熱水和冷凍水。系統的節能效果應體現在最終的一次能源總消耗量上。
為了說明問題,我們從一次能耗的角度,將地源熱泵系統與冷水機組加鍋爐、風冷熱泵三種空調冷熱源作對比節能性分析。
1 制冷工況節能性分析
制冷工況時,耗電可分為三部分:
(1)向系統外散熱裝置的耗電;
(2)冷卻水循環系統的耗電;
(3)制冷系統制冷機的耗電。
由這三部分耗電總量分攤到單位制冷量,就可計算得到整個冷源的綜合制冷性能系數(SCOP)。在新修訂的《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 50189—2015)中,明確了各類冷源的綜合制冷性能系數(SCOP)限值,詳見表1。
表1 冷源的綜合制冷性能系數(SCOP)限值[3]
對于地源熱泵系統來講,由于冷卻水循環系統的耗電比傳統的冷卻塔冷卻水系統的耗電要高,并且地源熱泵機組制冷工況時的單機COP也低于水冷冷水機組的COP。因此該系統的綜合制冷性能系數也較水冷冷水機組低。在《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工程評價標準》GB/T 50801中地源熱泵系統性能級別劃分詳見表2[4]。
表2 地源熱泵系統性能級別劃分[4]
綜上分析,在夏熱冬冷地區冷源的綜合制冷性能系數匯總詳見表3。
表3 夏熱冬冷地區冷源的綜合制冷性能系數匯總
2 制熱工況節能性分析
制熱工況時,鍋爐耗用燃料、熱泵耗用電耗均折算成標煤進行比較。燃料熱值按低位發熱量計算,電耗以0.33kgce/kW·h推算(發電效率37.23%)。
鍋爐作為熱源時,其效率規定為88%,則熱源的制熱性能系數為0.88;熱泵的COP均乘以0.3723計入[5]。
綜上分析,熱源的制熱性能系數匯總詳見表4。
表4 熱源制熱性能系數匯總表
綜合制冷工況和制熱工況的對比分析結果,可知:
(1)地源熱泵系統優于空氣源熱泵系統,相比之下節能明顯。
(2)地源熱泵系統在制熱工況時由于吸收了淺層地層中的低溫熱,系統的制熱性能系數最高,是鍋爐供熱系統的1.27~1.48倍。在制冷工況時,由于對系統外散熱部分的冷媒輸配耗能大,地源熱泵系統的電耗比水冷式冷水機組制冷系統的要大。因此,對于具體工程要作全年負荷變化計算和一次能耗分析后再做定論。
3 結論及建議
本文針對夏熱冬冷地區的氣候特點,從一次能耗的角度,將地源熱泵系統與冷水機組加鍋爐、風冷熱泵三種空調冷熱源作對比節能性分析,主要結論和建議如下:
(1)地源熱泵系統優于空氣源熱泵系統,其全年運行能耗較低、節能量明顯。
(2)在制熱工況時,地源熱泵系統與鍋爐供熱系統相比一次能耗低,節能顯著;而在制冷工況時,地源熱泵系統綜合制冷性能系數低于常規的水冷冷水機組。因此,具體工程應根據負荷分布特性,進而作一次能耗分析計算后取優。
參考文獻
[1] 徐偉, 鄒瑜, 徐宏慶等. 《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技術指南》[M]. 北京: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12: 468–474.
[2] 唐峰, 胡吉士. 浙江地區地源熱泵系統適應性研究和設計方法[J]. 建筑節能, 2014,12(4):25–30.
[3]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 50189-2015)[S]. 北京: 2016.
[4]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工程評價標準》(GB/T 50801—2013)[S]. 北京: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12.
[5]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地源熱泵系統工程技術規范》GB 50366—2005(2009版)[S]. 北京: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9.
備注:本文收錄于《建筑環境與能源》2017年2月刊總第2期。
版權歸論文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