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階段成本控制的妙招

眾所周知,影響成本最主要的因素是設計,一個不經濟的設計,無論后期招標時有多大的競爭性,成本還是居高不下。因此,要達到成本控制的目的,需要更多地關注設計。
一個項目從規劃方案開始、其設計工作(施工圖設計、材料部品選擇、二次深化設計、現場設計配合等)從宏觀到微觀、涉及各個專業、始終貫穿于項目開發的整個過程。無論是哪一個設計環節,成本人員都應該了解和關注。越具體的設計工作,成本人員的參與深度及可發揮的影響越大。
以下從幾個方面的案例來說明,供參考:
一、關于設計的成本優化案例
-----鋼結構
01
鋼結構設計成本優化
分析對象:J-1、2、6棟底層商鋪鋼結構連廊
工作方式:由設計部對外委托進行二次設計,設計結果出來后成本部進行成本測算,而后結合成本目標、連同設計人員進行方案優化,直至達成在保證建筑效果和結構穩定性的基礎上經濟合理的方案。
02
建筑效果
平面鋼架兩層,標高分別為4.6米和5.6米,其中在5.6米層鋪設玻璃,并且間隔性地設置鋼管百葉。
立面柱距3米,在4.6米和5.6米間間隔性地設置鋼管百葉。
03
結構配套
根據二次設計的初步結果,柱和梁采用工字鋼,跨間分隔采用鋼管。從安全角度考慮,玻璃采用5+0.76+5雙層鋼化夾膠玻璃。從防銹角度考慮,鋼結構表面處理方式采用氟碳漆。
04
成本測算
根據初步設計方案測算,平面投影面積上的鋼材單位含量達到140公斤/平方米,鋼構件綜合單價(含氟碳漆)按10000元/噸測算,加上雙層鋼化夾膠玻璃,加上利潤、稅金,鋼連廊綜合單價將達到1700元/平方米。工程量約500平方米,因此總價將達到85萬元。造價偏高。
05
優 化
對建筑效果進行審核,看有沒有能夠優化的方法。經反復討論,取消5.6米標高處的平面鋼架,將玻璃降到4.6米處平面鋼架上安裝,但4.6米至5.69米間的豎向鋼架及百葉依然保留,這樣在基本保留了平面和立面效果的基礎上大大降低了含鋼量。
對結構配套進行審核,看有沒有能夠精簡的部位。經過仔細測算,將柱間距調整為4.5米,減小了含鋼量。
從材料上對工字鋼尺寸進行了優化,將標準尺寸200*100*7*11.4改為198*100*4.5*7,雖然需專門定制使材料價格上升了200-300元/噸,但鋼材含量降低所帶來的成本節余遠大于材料價格上升所造成的成本增加。
優化結果
通過以上措施使鋼材單位含量從最初的140公斤/平方米降到了75公斤/平方米,鋼連廊綜合單價從1700元/平方米降到了1050元/平方米,總價從85萬元降到了52.5萬元,降幅達38%,效果非常顯著。
二、關于設計的成本優化案例
----鋁合金門窗
前言
我們在門窗初步設計階段關注的成本點主要為如下幾點:
·門窗的開啟率
·型材、配件、玻璃、膠的檔次(品牌)
·型材厚度、配件類型以及玻璃形式的選擇
·有無特殊要求,比如異形型材(開模),特殊顏色(如木紋色)等。
其實除了這些常規控制點外,一些看似細小的設計點往往會對造價產生很大的影響,比如如下案例:
1、鋁合金門窗的分隔、開啟形式
鋁合金門窗的分隔、開啟形式一般是由設計公司設計,由設計部進行確認,然后提交成本部招標。這一階段的設計成果有時是不成熟的 。以下案例需要我們引以為界,避免再次出現。
案 例
開啟面積過大造成浪費,如客廳門連窗LMC-1, 推拉門已經充分保證了開啟面積,平開窗的設置就顯得多余了,型材、配件都產生了浪費。
但是開啟扇過少也有問題,比如“格林小城”A區主臥的窗只設有一扇平開扇,從成本來說是經濟的。但后期客戶認為窗開啟面積過小的反應太強烈了,因此只有將已安裝完畢的窗進行修改。拆除玻璃、增加平開扇,不僅沒有節省,還造成了玻璃、人工的浪費,得不償失。
結構的限制對窗開啟的影響,比如假復式頂層的窗如果設計成平開窗就可能會由于斜屋面的限制造成無法全部開啟,“格林小城”A區就出現過這種問題,最后只有全部改為懸窗而造成浪費。
2、配件的選用
不一定貴的就是好的。比如“格林小城”A區陽臺推拉門的鎖選用的是價格高的可自動關閉的自動勾鎖,而沒有選用相對便宜的必須在室內手動關閉的老式手動勾鎖。但安裝過程中發現出現客戶在陽臺上會不小心將自己反鎖的問題,從而發現其實還是便宜的老式勾鎖好用,最后解決方案是將自動勾鎖中的彈簧拆下變成手動勾鎖。雖然經過協調沒有發生更換費用,但畢竟花了冤枉錢。
03
3、百葉葉片的間距
格林小城A地塊的百葉葉片間距原設計為57.5mm,安裝后發現由于葉片過密造成空調難以散熱,從而造成空調死機。于是只有隔一片拆一片,將葉片間距調整為115mm。這不僅造成了型材的浪費,而且花費了數萬元的人工費進行拆除,最終效果也不理想。
在B地塊的招標過程中吸取教訓,與設計部共同推敲方案,最終的百葉既滿足功能和效果、又控制了成本。
三、關于設計的成本優化案例
----電纜材料代換
簡介: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各行業對電力的需求持續增加,對電纜的需求也不斷增加,但是,銅礦資源全球匱乏,我國又是一個典型的貧銅國,2000年以來,國內精銅消費量平均遞增14.4%,2004年消費量躍居世界首位,由此導致銅價從2003年6月起步入快速上升通道,從不足1.7萬元/噸,最高漲至8.3萬元/噸,目前銅價維持在7.2萬元左右。
銅價的上漲對房地產行業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高檔樓盤的不斷增加,戶均負荷的不斷增加,導致房地產行業對大規格電纜的需求日益增加,從而使開發成本也在不斷增加,因此市場也在不斷尋找純銅電纜的替代產品.
傳統純銅純鋁及新型電纜優缺點比較
從表中可知,銅包鋁電纜性能處于銅線和鋁線之間,這些導體相互替換時,在技術上主要考慮電阻、截面、直徑、重量、焊接、強度等性能。因此現在市場上研制出來的新型電纜銅包鋁是完全滿足我們的需求的。
代換材料-----銅包鋁電纜
純銅或純鋁的電纜各有其優缺點,銅包鋁電纜正是利用其用其各自優點,研制出來的新產品。該產品在歐美發達國家已得到廣泛應用并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參照目前銅價,在同等載流量時,復合導體電纜較純銅導體電纜成本可降低25%左右。
優勢:
1、銅包鋁線是采用國際上先進的包覆焊接工藝生產的,銅層采用99.97%以上純度的精銅,銅層密實性高,導電性好;銅層與鋁芯線間實現冶金結合,銅層沿圓周方向及縱向分布均勻,同心度好。產品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美國ASTM B566-93標準。2、銅包鋁線與純銅線在重量和直徑相同的條件下,銅包鋁線與純銅線的長度比2.6:1。這樣就大大降低了電纜生產成本,購買1噸銅包鋁線相當于購買了2.6噸純銅線,可大大降低原材料成本。3、與純銅線相比,銅包鋁線對盜竊犯來說沒有價值,因為要把銅包覆層與鋁芯線分離幾乎不可能。因此,能收到額外的防盜效果4、它比銅線更具可塑性,又不象鋁那樣會生成絕緣的氧化物,因此更易加工處理。并且導電性更佳。
關于設計的成本優化案例----石材加工
景觀墻
組團圍墻
景觀園路
擋土墻
設計與施工的矛盾
設計要求碎拼材料鋪貼的效果要達到“片片咬合、嚴絲合縫” ,每片板為不規則五邊形,且形狀各不相同,為達到要求,現場的施工方法為:
1.在施工現場,根據相鄰碎拼板的形狀畫出下一片板的不規則五邊形板樣,在規格板材(矩形)上放樣,根據放樣現場進行人工切割,由于切割后邊角板料不能使用,現場加工損耗達到40%以上;
2.由于板與板之間需緊密咬合,同時鋪貼面轉角起伏變化復雜,因此定樣與放樣的工作需在現場一塊板一塊板進行,施工進展緩慢。
3.每一塊不規則五邊形板樣由工人隨機確定,形狀差異可能比較大,為方便及節省材料,工人可能會切割出許多銳角,甚至四邊及三邊形,這是設計師不能容忍的。
4.由于現場切割既耗材料,又耗工,導致加工成本高。
優化
為解決以上問題,研究出的改進措施:以八塊固定形狀的板材為一組,多組拼接。
優化結果
改進后,所帶來的收益:
可在加工廠按模切割,減少了現場放樣的工作難度;
在加工廠大批量切割,比現場一塊塊切割節約了許多時間;
由于八塊板尺寸固定,可提高板材利用率,大大減少了材料切割損耗;
各塊板材形狀均勻,不會出現板材過大或過小的情況,效果得到保障;
節省了材料損耗成本及切割耗用成本。
成本比較
黃木紋碎拼鋪貼改進前后成本對比:
*原方案下:
1.黃木紋材料+損耗(加工及鋪裝損耗):60×(1+45%)=87元/M2;
2.現場切割人工費:30元/M2;
3.鋪貼砂漿及人工費:40元/M2;
合計單位成本:157元/M2。
*現方案下:
1.黃木紋材料+損耗(加工及鋪裝損耗) :60*(1+35%)=81元/M2;
2.鋪貼砂漿及人工費:40元/M2。
碎拼材料可在工廠大批量切割,通過協商,將30%石材損耗費用支付給供貨商,其提供加工好的八塊一組板材到現場。
合計單位成本:121元/M2。
可節約成本36元/M2,格林小城A地塊節約20萬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