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的精細化成本管理

?
收藏 0點擊 3回復 0 07-02 22:03

 當前建筑市場,上游的利潤被擠壓,下游壓力越來越大,施工企業的利潤越來越薄弱。在此背景下,精細化管理、成本管控,成了當下的首選的熱門主題。

    全國各省市的定額,現澆鋼筋一般的損耗率為2.0%~2.5%。從理論上講,鋼筋的下浮空間與混凝土一樣,很是有限。低于這水平的或零損耗或負損耗的所謂的節約,說穿了不是“偷”,就是“違規”,說“擦邊”就很客氣了。鋼筋的成控有時很辯證,如:省工費料,費工省料;費輔料、省主料。最典型的就是墻鋼筋的搭接,豎向鋼筋的冷接搭接,搭接區的水平筋要加密,搭接與加密,鋼筋用量變多;用電渣壓力焊,焊接區無需水平筋加密,省了鋼筋,但會增加電渣壓力焊的成本,而且對工期也有一定的影響,其中的關系很是辯證。

    鋼筋的成控,歸納下來無非就是:間距、搭接、錨固、加密、措施筋等五大類。精通22G、精通規范,只理性的認知還不夠,還需感性的實踐,如此才能融會貫通。比如:用9米還是12米的料,下料時結合翻樣表其它鋼筋的長度,進行統籌評估,不僅是技術經驗和積累,更需要的是敬業。如弄清了施工中鋼筋之間上下左右的邏輯關系,實際的管理其實并不難。

    鋼筋的成本管控,需要管理者更多的進行精細化管理,而在管理過程中技術、經驗、敬業、企業文化缺一不可。



舉報收藏 0打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