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建造師通關攻略,看這篇就夠了!
?隨著行業內卷加劇,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考證大軍的隊列中。
就一級建造師考試而言,每年報名人數逐年上升,2020年甚至達到了150W,但是平均通過率卻基本維持在個位數,這也意味著每年僅有十多萬人通過考試。
從這個層面來講,一建考試貌似是挺難的。但是從我們身邊的人一了解你就會發現,絕大多數人都是沒怎么復習,更甚者是報了名之后就再也沒看過書,等到考試的時候直接裸考。
所以,不是說一建有多難,而是我們到底有沒有采用科學的方式認真復習,一方面保證復習正常進行,另一方面也需保證不因考證而影響其他事情。
那么怎么才能保證我們按照自己的規劃和預期完成復習計劃,并順利通過考試呢?
其實當我們在談論考證的時候,我們真正談論的不是考證本身,而是我們為什么要考證?我們準備怎么規劃?什么時候達到什么樣的結果?以及出現狀況了如何調整等等。
我們真正要談論的是項目管理:把考證當成一個項目去管理。何為項目管理,按照PMBOK的定義:項目管理是指在項目活動中運用專門的知識、技能、工具和方法,使項目能夠在有限資源限定條件下,實現或超過設定的需求和期望的過程。
對照考證而言,項目管理就要求我們在備考的過程中運用一些知識、技巧、工具和方法,讓我們能夠在有限的幾個月內完成四門科目的學習。同時我們也需要考慮投入產出比,不能一味地為了考證耗費太多精力。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怎么利用項目管理的理念備考一建。
01 明確考證目的
在我們備考前,我們首先一定要問自己一個問題:自己為什么要考證?只有清楚了我們考證的動機,我們才能更好地自我激勵,“逼”自己復習。
如果我們去問那些沒有通過考試或者裸考的人,我們得到的答案近乎都是一樣的:沒有時間。但是既然大部分人都是在職的狀態下進行備考,那為什么每年還有那么多人通過考試。其實這背后的根本原因很大程度上源自于我們對考證這件事的態度,以及考證的動機。
《動機心理學》中提出,我們做的每一件事情可以從心理上分為三個部分:事情本身、事情產生的結果以及做這件事情需要的準備工作。如果這件事情產生的結果能夠消除我們當前的不悅感,那么我們就會采取行動做這件事。也就是說,我們做任何一件事的動機的心理學本質就是通過做這件事擺脫當前的不悅感(焦慮、悲傷、憤怒等)。
所以,在備考前,我們不妨多問自己幾個為什么,想清楚自己考證的動機到底是什么。
是看到別人考我也跟風考?(為什么要跟風考,是為了安慰自己還是什么?)
純粹是為了學習?(如果只是為了學習相關知識,為什么要以考證的方式呢?)
抑或是為了升職加薪?(升職加薪當前只能考證嗎?沒有其他方式嗎?)
在想明白這個問題后,我們才能確定自己到底想通過考證解決什么不悅感,從而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想考證,需不需要考證。
這才是開啟考證之路的正確打開方式。一定要記得,考證只是實現目的的手段,而非目的本身。
02 制定考證目標
在確定自己非考證不可了,那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多了:我們需要思考怎么制定目標了,保證順利通過考試。
那么如何確定考證目標呢?這時候我們可以借用SMART工具。
比如,我們準備今年考一建,那么我們就可以這樣定目標:今年一級建造師考試4個科目考試全都達到60分。
當然以上目標只是一個參考,我們要做的是根據自己的真實情況和條件,按照自己的節奏制定目標。要是準備分兩年考試,那么就得確定今年考幾科,明年考幾科(成績兩年有效)。
到這里,目標算是確定好了。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如何制定行動計劃,保證我們達到既定的目標。
03 考證范圍管理
眾所周知,一建考試共有四科,其中最難的莫過于實務,所謂得實務者得一建。而實務之所以難是因為知識點太多太零碎。相比而言,其他三科的考試重點內容則相對來說比較集中。
因此,對于管理、法規和經濟,復習的重點可以圍繞其核心考點,其他內容只需通過刷題不斷強化即可。對于實務,則需要我們花時間去理解和記憶。
此外,針對考試的重點內容,我們可以參考網上各大培訓機構梳理的結果,或者關注一些公眾號及時獲取相關的內容。但是筆者更建議用思維導圖的方式自己整理一遍考試大綱,之后復習的時候就可以對照大綱進行檢視,看自己哪一塊還不是太熟悉,哪一塊只需要考試前隨便看看就可以。
04 考證進度管理
在我們制定考證計劃時,也一定要圍繞著我們制定的目標。比如為了保證今年順利全科過,那么我們在安排計劃的時候就要采用倒推的方式,以終為始。至于采用何種策略,這就跟我們自己的學習習慣有關。
如果自己是屬于那種突擊型,且臨近考試沒有其他額外事情干擾的情況下,那么我們可以采用3階段,甚至2階段的復習策略。而如果我們覺得今年事情會比較多,同時也為了保證一次性過四科,那么我們就可以把復習時間拉長一點,采用4階段復習策略。下面我們就拿四階段的復習策略來講。
像今年11月19日考試,如果我們按照4輪的復習策略,我們可以這樣倒推。
因為考試是11月9日,所以我們必須要在考試前1周完成四個科目的第四輪復習(通盤再過一遍,保持學習狀態,做考前調整)
考慮復習過程中的那些可能會耽誤我們復習進度的不可見因素,那我們是不是需要10月底就得完成四個科目的第三輪復習(查漏補缺,抓重點和易錯點)
同理,為了保證10月底能完成第三輪復習,我們就需要在9月底完成四個科目的第二輪復習(做歷年真題,通過刷題加深記憶,串聯各科目內容)
最后,我們就可以推倒出我們至少需要在7月底完成四個科目的第一輪復習(把教材都過一遍)
以上就是我們從考試那天倒推,得出我們每一階段需要的里程碑。
在得到整個復習計劃的里程碑點后,我們就要對整個計劃進行細分和分解。
拿7月底完成四個科目第一輪復習來講,我們首先要明確,每一科目我們大概要花多長時間。這里我們可以簡單通過頁數去確定。
比如,《管理》科目總共有300多頁,如果我們每天能看20頁的話,那么就至少需要半個月時間,考慮不可控因素,暫定20需要20天,照這個速度,看完四本書至少需要80天的時間。也即我們至少要從5月份就要著手復習了。
當然,這個也是因人而異,還是那句話,一定要做適合自己的計劃。
這樣,我們就可以確定每一科目的開始復習時間及持續時間,做到心中有數。
當然,如果覺得每個月的計劃還太粗的話我們可以再將每一門科目的復習計劃分解到周。但是筆者不建議將計劃分解到每天。
這是因為在我們復習時,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影響我們的復習計劃,如果計劃定的太細,我們就不得不每天去修訂計劃,這樣就會讓我們產生挫敗感,感覺定的計劃沒有一天是完成的。
但是如果我們把計劃定的稍微粗一點,這樣我們就可以看得到我們的進步,從而給到我們正向的反饋。如果覺得跟預期出現偏差了,我們也可以提前采取補救措施,比如周末的時候可以多花點時間看書等。
關于計劃制定,在這里給大家推薦Excel、Project或者Mac上的Omni Plan等軟件。另外,如果是周計劃,我們也可以使用手機上的日歷APP。通過這些工具,我們可以快速制定我們的復習計劃。另外,通過自己制定計劃,對于后期我們的學習進度管理也會非常有幫助。
其實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問題不在目標,不在計劃,而在執行上。下面我們就來聊聊怎么保證自己的復習質量。
05 考證質量管理
那么如何保證我們的復習質量呢?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確保有足夠的復習時間,二是確保復習的高效性。關于復習時間,在上面的內容中已經進行了詳述,這里就不再贅述。
至于復習的效率,在我們執行計劃時,除了一些不可預見因素外,很大一個影響因素就是自己的拖延。
比如在我們剛開始復習的,覺得離考試時間還早,就開始刷手機,看劇,甚至釣魚等等。就是在這樣的自我安慰中,我們浪費了太多時間。
等到考試時間臨近,才后知后覺發現復習時間不夠用了,然后草草復習,希望幸運女神會降落到自己頭上。結果可想而知,等到來年,又陷入這樣的循環。所以我們會看到總有一些人每年都在復習,每年都在考試,甚至把參加一建考試當成了例行公事。
而要想破除拖延,首先我們需要了解我們為什么會拖延。按照心理學的解釋,我們會產生拖延主要有四個原因:
覺得自己能力不夠,對成功缺乏信心
對完成某個任務反感
目標和回報太過遙遠
無法約束自己,很容易分心
因而,我們可以從這四個方面來分析自己的拖延癥到底是由于哪個(哪幾個)因素。其實,擺脫拖延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先開始做,做了再說。而要想讓自己開始做,則需要我們降低開始的難度。
我們不要一上來就想著我要每天看2個小時書,每周看20個小時書。如果是這樣子,那我們可能沒堅持幾天就放棄了。正確的方式應該是循序漸進,逐步提高自己的復習效率。
我們開始可以3天為一個小周期,先定每天看1個小時書,連續堅持3天。如果放棄了,那就再調低目標,比如每天看半小時。等完成了3天的小周期,我們就給自己一個小小的獎勵(喝瓶快樂水,吃個雞腿的)。而后,我們可以繼續選擇當前的復習強度,或者,我們可以換成每天看1.5小時書,然后繼續3天的周期。
之所以這樣的原因其實就是通過降低我們開始的難度,增強信心,不感到焦慮。同時,通過3天這樣的短周期,能夠讓我們及時獲得正向的反饋,從而進一步增強信心。當然,最關鍵的是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潛移默化地讓我們養成每天復習的習慣。
另外,如果我們在復習時覺得自己很難集中精力,同樣我們可以把1個小時進行拆分。比如可以拆分成25分鐘,這也是番茄工作法推薦的時間。在這25分鐘里,我們完全專注于看書復習,其他事情一律不要想。等25分鐘結束,我們就休息5分鐘,回回消息,刷刷手機,喝喝水。之后,再重復這樣的過程。通過不斷練習,慢慢提高自己的專注度,從而提高復習效率。
當然,除了日常的看書復習,一定不要忘了定期回顧已經復習的內容。
在我們完成一個周期的復習目標后,一定要對所學的內容進行回顧和總結。這個過程我們可以借助思維導圖工具,把已經復習的內容再從頭重新梳理一遍。
一方面梳理一下內容的整體結構,另一方面也為第二輪復習做好基礎。
等第二輪復習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借助思維導圖了。同時,我們還需要通過刷題找出自己的薄弱點,然后針對這部分內容再進行專項訓練,總結錯題,并分析當時自己出錯的原因。
06 考證風險管理
這兩年備考過的人都知道,由于疫情的原因,每年或多或少都有那么一兩門考試要么延期,要么直接取消。這對于備考的我們來說無疑是最大的風險。
但是對于這種不可抗力,我們能做的只能是盡可能降低其對我們的影響。比如,如果考試延期了,我們就要及時調整我們當前的復習計劃,避免因為戰線拉的太長而無法保持備考狀態。
此外,諸如工作、家庭等帶來的風險,我們可以在制定計劃時就規劃好專門應對這種風險的時間。等真正發生了這些風險(封閉式培訓、短期出差、家里有事等等),我們就使用這部分計劃外的時間,雖然看起來是耽誤了幾天,但是不影響整體的復習進度。這樣也可以避免我們因為耽誤的時間而產生內疚。
07 考證采購管理
說到考證,肯定就存在要不要報班,要不要買教材,要不要買復習資料的問題了。不管怎么選擇,我們秉承的唯一選擇標準就是性價比。
如果你是一個自律性非常好的人,那么就沒必要大費周章買一堆資料了,網上已有的一些免費資料完全滿足復習的需求。但如果你自認為自律性不高,那么是可以考慮報班的。但是,在我們報班時一定要關注培訓機構能夠帶給我們的增值服務(一對一答疑,定期答疑,各類配套的復習資料等)。考證類培訓機構在市場上存在了這么多年,課程的內容基本上已經不存在差異性了。既然我們準備花錢報班學習了,那么就選擇有更多附加服務的培訓機構。
以上便是站在項目管理的角度,從目標、范圍、進度、風險、質量、采購等幾個方面大致描述了如何備考一建。
其實一建的核心就是項目管理,我們學的各種材料、工藝工法、法律法規、工程經濟等都是為了項目管理而服務的。
所以,從這個層面講,以項目管理的理念去備考一建無疑是最合適的,既然學習項目管理,我們就要把所學的內容應用于實際工作生活中,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08 寫在后面
近年來,隨著考試人數的增多,發現好像身邊很多人都考了一建,就有人說一建的含金量沒有那么高了。
這么想當然也無可厚非,因為總量上看,持證人數確實越來越多了。但是建筑業每年的總量也在逐年增加,相對來說,一建的市場需求還是很大。
就比如最近湖北省住建廳發布的《關于印發<湖北省建設項目施工現場從業人員配備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中明確,招標人在中標通知書中應注明項目經理姓名及證號,且除不可抗力因素外,不得更換和撤離項目負責人。這對于從事實際工程項目且持證的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利好。
此外,隨著近兩年社保逐步實現全國聯網,以往的“掛證”黨也將成為歷史。這無疑又進一步推高了一建的含金量。
不管怎么說,對于從事工程項目管理,且有志于當項目經理的人來講,一建不是一個可選項,而是一個必選項,無論如何,都應該想方設法考取證書。
而對于不從事現場施工管理的人來講,就得想清楚考證的意義何在。一定要明白考證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實現目標的方式有很多種。如果有更好的方式實現自己的目標,就沒必要浪費時間在考證上面。
但是,如果選擇了考證,那么就義無反顧堅持下去,相信通過科學的備考方法,一年過4科不再遙遠!
最后,愿每一位考證人都能順利拿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