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建造師復習策略
?前言
本人想分享一下一級建造師的復習策略,全篇分為“前言”、“自己的建造師復習歷程”、“建造師考試內容構成”、“建造師復習策略”、“其他”。前面寫過一篇注冊巖土復習經驗文章,捋了一遍自己的考證經歷,有人留言考霸、考神云云,現在把建造師考試履歷細細列列,恐怕就離“考神”二字差遠了。好的,讓我們細細捋捋如何拿下一級建造師。
一、自己的建造師復習考試歷程
本人2012年到某國企設計院工作,直接從事工程總承包技術管理,前三年基本參與水電工程項目。
從2014年起開始考一級建造師(水利水電工程專業),備考時間大約4~5個月,考試前兩周還參加了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基礎考試(復習大概花了1個多月)。最后成績下來,三缺一,實務僅差1分。
2015年一方面在全力備考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專業考試(結果當年停考),另一方面心態上也有點輕敵,老覺得上一年只差一分,這一年怎么也過了,僅花了大約兩周左右時間,做了做歷年真題。成績下來大跌眼鏡。
2016年,自己繼續全力備考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專業考試,當時心態也平和了,保巖土。當年巖土考試在前(2016年9月3日、4日),考完巖土僅剩三周的時間,建造師考試(2016年9月24日、25日),當年還有個插曲,小孩9月22日出生,自己一度不想去考了,后來媳婦、母親、岳母都說有她們在,讓我安心去考,自己就去考了。成績下來,還挺驚喜。現在聽聽好像是個勵志的故事,但當時個中冷暖自知。
2017年,自己在復習一級注冊結構,但當時部門還對建造師有一次性獎勵(好像是1.5萬),于是當年也報名了公路工程增項。當時基本沒看,裸考狀態,選擇題都是瞎蒙,估計得分是個位數,好像案例有基坑、樁基、進度之類的題目,硬答上一點。結果自然是不過。
2018年,自己全力備考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建造師就沒復習。建造師考試時間正好趕上臺風“山竹”,自己留守項目,連考都沒考。
2019年,這一年自己從事市政工程設計,于是轉戰市政公用工程。8月底單位出的一個獎勵政策,大幅提高了獎勵標準。但是對當年的建造師考試激勵比較有限,自己復習時間大概一個月多一點。當年也花了一些精力考造價。成績出來,又是差一分。
2020年,這一年自己受單位激勵政策鼓舞。還是踏踏實實復習了一個月。成績出來,果然沒有讓自己失望。
2021 年,這一年工作節奏比較緊張。尤其從7月初,自己白天黑夜的撲在項目上。晚上9點多回去,腦子基本不轉了。早上早起一會可以看一下,每天勉勉強強有一個小時吧。大概花了一個半月。成績出來差2分。
在建造師考試圈里混了8年,考過了2個專業,感覺還是有一些經驗教訓,當然教訓可能更多一點。單位的獎勵還一直在的話,我可能一直增下去,心態淡然,保持這種節奏。
二、建造師考試內容構成
一級建造師共有4科,滾動周期2年,建設工程經濟 /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建設工程項目管理/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10個專業)。10個專業分別是建筑工程、公路工程、鐵路工程、民航機場工程、港口與航道工程、水利水電工程、礦業工程、機電工程、市政公用工程、通信與廣電工程。其中建筑工程、公路工程、機電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是主流專業,考生占比大,水利水電工程其次,其余都算是小眾專業。
這個考試有個特點,考過了一個專業,可以增項其他專業,增項考試只考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所有專業考試像個完整的雞蛋殼,考第一個專業的時候,需要準備公共課、摸清考試難度,尋找適合自己的復習套路,但是考過了一個專業就像在蛋殼上敲破了一個洞,想繼續敲(繼續增項),會事半功倍。
按照近幾年的規律,考試時間多會安排在9月的第2或者第3個周末。按人社部新出的2022年專業技術人員考試計劃,2022年一級建造師師的考試時間是11月19日、11月20日,比往年推遲2個多月。考試周:周六 上午9:00~11:00 建設工程經濟;下午14:00~17:00 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周日 上午9:00~12:00 建設工程項目管理;下午14:00~18:00 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
各科題量分值以及合格標準:建設工程經濟60道單選(每題1分)、20道多選(每題2分),滿分100分;建設工程項目管理70道單選(每題1分)、30道多選(每題2分),滿分130分;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70道單選(每題1分)、30道多選(每題2分),滿分130分;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20道單選(每題1分)、10道多選(每題2分)、5道案例(前三道每題20分,后兩道每題30分),滿分160分;合格標準均是各自滿分成績的60%。
1、建設工程經濟
建設工程經濟分成3大板塊:工程經濟(約25分)、工程財務(約25分)、建設工程估價(約50分)。
(1)工程經濟:核心搞清利息,即資金是具有時間價值的,然后強記現值、終值的各種換算公式。這個其實也比較容易理解,貸款除了償還本金,還有利息,存款亦如是。至于經濟效果評價指標體系,用短語(短語記憶作為一個大殺器,在應試策略中詳細介紹)結合真題強化記憶訓練就差不多了。有些知識點像靜態投資回收期、盈虧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這些概念雖然聽起來比較唬人,其實考察的都是初中數學二維線性(X、Y)公式罷了。
(2)工程財務:作為工科專業,初次接觸這些財務概念,比較生疏,會有莫名的恐懼感,這一部分又以散的知識點記憶為主。但仔細想想,自己本就不是財會經濟專業,何必搞懂具體的概念,一個字“背”就完了。
這個版塊的計算題一定要拿下(個人感覺,那些陌生的概念知識題不太容易拿高分),像固定資產折舊系列公式、因素分析法(這一塊建設工程項目管理里也考察)、資金成本計算、經濟訂貨量等等計算知識點比較瑣碎且獨立,平時復習掌握了,考前稍微熟悉下,就能應對考試。
(3)建設工程估價:這部分對做工程項目管理或者從事具體造價工作是很有用處的,也是值得深入挖掘鉆研的一部分知識點。建設項目總投資、建筑安裝工程費用組成等廖熟于心,對于建立宏觀的工程概念,頗有益處。人材機企利規稅計算公式都相對比較容易記憶,措施費有按單價算的,有按費率算的。
離岸價、到岸價、抵岸價,想象一船貨物從美國大洋彼岸的各個階段都是什么價,包括那些細項,將抽象概念形象話。人材機的定額,材料定額知識點少一些,人工、機械臺班的定額有一定的相似性,可以利用口訣來解決。
工程造價的五算即估算、概算、預算、結算、決算,其中估算是項目前期階段即項建、可研的事情,決算是項目進行財務匯總的事情,兩部分內容在建造師、造價師考試中都不是重點,概算、預算、結算才是考試中的王牌,概算對應初設,預算對應施工圖,結算對應項目實際施工履約。有了這些宏觀的概念,那些瑣碎的知識點可能更好記憶一些。
2、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
法規及相關知識這塊概念比較抽象,當年學這塊的時候,按陳印老師的套路,學起來很輕松。有些概念必須要建立起來的,例如要約邀請、要約、承諾、表見代理之類的概念。這個科目沒有計算題,所以必須將基本概念搞清楚,才能保證拿分的基本盤。法規可能難就難在抽象、知識點瑣碎,但若能淡然視之,想及格還是容易的。
3、建設工程項目管理
目前最新教材的最新架構是四管兩控一協調。第一章組織與管理算是“一協調”,三管是“職業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兩控制是“進度控制”、“質量控制”、“投資控制”(作為施工方角度,對應成本管理部分)。這門課還是挺有意思的,事實上我們做的大多數事情都可以按照項目管理的思維去落實,包括建造師復習本身。
像工程總承包模式,EPC越來越流行,如果能在復習中結合工作實際深入了解這些概念,印象深刻且富有意義,學起來也輕松。還有施工總承包目前有各行業的施工總承包資質。
施工成本里有一些和工程經濟科目的估算章節重復。贏得值(掙值)法這類必考的計算要熟練。單代號、雙代號、早時標進度網絡計劃要仔細揣摩,好多實務科目案例里也會考察,應該成為自己的穩定拿分點。質量控制章節里,相比其他大量的文字記憶知識點,數理統計方法比較具體,容易突破。其他章節盡是大幅的文字知識點,記得越多越好了。
4、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
10個專業的管理與實務都分為技術、項目施工管理、項目施工法規與標準。其中技術是基礎,也是這門課程的難點所在,值得反復精讀,細細揣摩。項目施工管理部分很多都是質量、進度、安全等管理內容在這個專業的具體應用,如果這門專業底子打好了,管理“懂”這一關是不會有多大問題的。法規與標準這塊基本上都是湊數的,考試比例極低。
從自己目前考過的水利水電專業、市政公用工程兩個專業來說,完全是兩個類型,水利水電每年必考進度、成本控制相關內容,而且考的比較深,成本造價這塊感覺有時候直逼造價師難度。市政公用工程則徹頭徹尾的是個技術流,整個實務管理考的很少,尤其是案例題,各個技術板塊章節直接就把五道案例題瓜分了。
實務這門課是最需要重視教材的,三門公共課甚至某種程度上不買紙質教材都可以,但是實務這門課最好要精讀教材三遍以上。
二、建造師復習應試策略
1、復習精力分配
實務課是通過考試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就要針對處理。整個復習過程中70%以上的精力放在實務上都不為過。我自己就因為實務兩年未過,而全盤推倒重來,周邊這樣的例子也是屢見不鮮,甚至因為有實務考不過而放棄了整個考試的。
實務選擇題占比小,僅40分,從我多年混跡這個圈子的經驗看,選擇題能拿30分以上,過的幾率會比較大,30分以下,則鮮有通過考試者。
三門公共課為保及格的水平,實際上復習工作量并不是特別大。實務考試講究一懂二記三套路,初步接觸要搞懂名詞是啥意思,具體的施工方法是怎么樣的,工藝流程是如何一步一步出來的,這一關就能耗費考生大量時間;接下來要進行記憶,實務的記憶量還是相對比較大,選擇題比較散(選擇題滿足出題廣度的目的),想選擇題拿高分,教材確實要反復吃透,案例題要牢記高頻關鍵知識點;三套路就是結合習題班訓練了。如果能站在閱卷人,裁判員的角度審視答案,可能才有高屋建瓴的,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2、關于復習資料
(1)視頻資料:目前網絡上能找到往年完整的學習資料,例如B站就有好多,看這些視頻,可以讓自己迅速進入狀態。而且很多實務課視頻附有大量的施工照片,flash動畫或者視頻,讓考友能盡可能直觀感受具體的施工方法和工藝流程。公共課亦是如此,找到適合自己的老師、對的老師,真的可以事半功倍,迅速切入核心知識點,甚至可以拋開厚厚的教材。視頻資料可以反復聽,反復思考。一般視頻配著講義,把講義的內容先搞明白。反復聽,一開始原速播放,然后1.5倍語速播放,2倍語速播放,這樣可以節省大量的寶貴時間。
(2)當年的教材:現在每年都出新版本的教材,教材每年都有一定的變動,所以備考的時候盡量備齊當年的教材。如前面所說,實務尤其需要紙質版教材反復精讀。三本公共課自己翻得很少,基本在翻閱視頻課件,有些結合教材對照的時候,才想起翻閱;
(3)真題:對四門科目,真題都特別重要,尤其是近五年真題,一定要認真做做,背背。對于公共課,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對著答案背,掌握了近五年真題,甚至都能拿到30%~40%的分。實務課要先學習視頻、研讀教材后再去做,自己要動手做一做,然后跟相對標準的答案去比對一下,差距在哪里。通過那么一遍一遍的比對,能力自然就提升上去了;
(4)其他資料:其他資料如習題冊、模擬題,除非時間特別充足,真題特別熟練的情況下,可以去嘗試下,但也不應花費過多的時間。臨考前各大機構都會出押題密卷啥的,這類東西理性對待,能押中的幾率微乎其微;
(5)刷題軟件或者APP:是解決客觀題(選擇題)的好方法,充分利用零碎時間。碎片累積就成了足夠應對考試的知識面。
(6)其他。如有可能,還是理論結合實踐,到工地現場切身感受一下書上寫的施工方法,工藝落到實際是個什么樣子。
3、兩個大殺器
這一部分來說說復習方法,有人喜歡抄書、抄題來復習。說實話,以前第一年復習的時候,自己也干過抄題的事。現在想想,抄書純粹是靠體力的勤來躲避腦力的懶,本質上還是懶,事倍功半之舉。能通過考試,像前面說的,需要一懂二記三套路,少了哪個環節都不好使,但是哪個環節里也不需要抄書。下面說一些我覺得輔助通過考試的兩個大殺器。
(1)短語(引用某培訓班的一個例子)
如何快速記住上面這張表,如果靠硬記,即便辛辛苦苦記住了,也很容易忘,借助一個口訣“八三百千總,五二四一五”,解釋下這個短語跟我一樣83年出生的當老總的已成百上千了,而我如今每個月的工資仍然只有2415”。這樣一句短語加上那么一個解釋,就很容易記住,而且不容易忘。當年自己在考水利水電專業實務的時候,臨考前看到一個如來神掌的手冊,把知識點總結成短語,讓自己在短短不到三周的時間里迅速構建起了知識點記憶庫。當然,這類短語、口訣,別人總結的好用可以直接拿來用,不好用自己總結也很好,總結出只有自己知道的也行,怎么好記怎么來。
(2)思維導圖
說實話,思維導圖這個神器,自己到現在還沒有主動用過。前面,聽視頻講解的時候,被動的被帶入,結果效果不錯。提綱挈領,迅速的把關鍵知識點都帶出來了。
現在想想,思維導圖之所以好用,主要解決了快速調換焦距的問題。像望遠鏡或者相機一樣,想看清楚不同遠近的事物,需要不同的焦距。一個層級一個層級的去掌握,去梳理。對焦不清,容易在知識的海洋里游不出來。
4、應試技巧
實務考試案例題解答講究由簡到細,先體現答案的關鍵詞,關鍵詞是得分點。全國上萬、幾十份卷子,保持統一閱卷尺度的重要方式就是核對關鍵詞。提取了關鍵詞,然后再想辦法用句子串起來,就成了完整的答案了。盡量不要提前交卷,要合理安排時間,最好的結果是,剛剛做完或者檢查一遍就基本到交卷時間了。因為案例題很多答案都藏在題干里,如果走馬觀花,很容易遺漏得分點,甚至思路都是歪的錯的。
三門公共課,答完了,過一遍就可以交卷了,自己當年都是只要到了能交卷的時間就交卷。選擇題不會做或者記不牢,花再長的時間,收效也不大。
關于選擇題,單選就不說了,只有一個選項,盡可能的靠排除等方法選出一個最優解。多選題有五個選項,二到四個正確選項,錯選不得分,少選可以得部分分,最優策略是選2個或者3個自己最有把握的選項。
案例題,要有問必答,例如問“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一定要先答出“正確/不正確”,再說具體理由。
四、其他
1、關于報考注冊
目前專業技術人員考試實行屬地化管理,工作地或戶籍在所在省(考區)才可以在相應考區報考。報名網址是中國人事考試網,先實名注冊,再在規定的時間內報名。
2021年12月份,人社部發部《關于部分準入類職業資格考試工作年限調整方案公示》,一級建造師報考年限有一些重要調整如:大專-原要求畢業6年,現要求4年;本科-原要求畢業4年,現要求3年。
一級建造師目前實行電子化注冊,比較方便。具體在國家政務平臺上個人實名注冊。
3、證書的含金量
有人把建造師稱為屌絲三證之一,其實屌絲三證只是圈內人的自嘲罷了,實際上能考過建造師、造價師實屬不易,尤其一次性通過的更是微乎其微。能有三證之一已經可以有個飯碗,集齊三證更是可以在工地橫著走。此外還有屌絲六證一說,其他三個是咨詢、安全、消防。從另一個角度,要有必過的信念,身邊堅持備考三年及以上的,大多都能拿到證書。
肯定有用。當然用處多大也分人,如果本身在設計院而且干設計崗位,大概率不會一個建造師證書去轉行干施工,當然也不排除年紀大了畫圖畫不動了想轉管理崗的,這個證可能僅僅提供幾百到上千的補貼。如果本身在施工單位,這個證書及其重要,不是幾百到幾千補貼的問題,是在手中的飯碗端不端的穩的問題,是能不能走向關鍵崗位的問題。如果不是工程圈子的,意義就不大了,目前的證書走向是人證合一,與單位資質基本脫鉤,與項目的關聯程度增強,項目都是實行質量終身責任制的,為了這點錢掛項目,也不太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