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宏觀選址的基本要素

收藏 0點擊 22回復 0 04-23 20:30 ??精華2

風電項目本質上是一個金融產品,前中后期的整體建設與運營時間可達20年以上。目的是在項目建設前期以尋找最優的風資源,選取適宜建設風電場的區域,在項目投入后,獲取持續的電費收益。風電開發商一般指的是業主單位,作為后續的資產運營管理者,從前期的調查研究到后期的并網運行都需要全程參與,在不同的階段選取不同的合作伙伴如整機廠商、專業的設計院進行協同開發。



如果想獲取最高的經濟收益,通過三個維度來實現。一是初始投資的成本要低,二是發電量要高,三是后期運維成本要低。宏觀選址作為最初始的一環,至關重要,用二八原則理解,前期的選址正確,可以大幅度提升后期的收益。



宏觀選址作為風電項目開發的源頭,是綜合風能資源和建設條件的分析,確定風電項目的建設地點,評估開發價值及開發步驟的過程。風電場的分類分為集中式,分散式,大基地。風資源的分類有三級:一類風區風速在9米每秒左右,二類風區風速在8米每秒左右,三類風區風速在7米每秒以下。



縱觀國內陸上的風資源,東北,華北,西北地區整體的風資源較好,中南地區資源相對一般,基本上采用分散式的建設方案。宏觀選址需要綜合考慮風能資源、極端的氣候條件、運輸與建設、電網規定、送出距離、環境保護要求及收益率等因素。



安全性作為著重考慮的因素,不僅僅是對機組的安全考慮,還有基于對電網穩定運行安全的考慮,風速的變化值較小,湍流強度就較小。要遵守當地政府的規劃,規范遵守用地規劃建設,尤其注意要避開生態紅線,包括動物的停留地或繁殖區,引起噪聲干擾的居民居住地,及規劃用地如耕地,林地,牧場。



在開發商進行宏觀選址時,集中式風電要確定區域,然后再進行風險排查,風險排查需要找當地的收資單位,如國土局,氣象局,環保局等單位進行資料的收集,拿到紅頭文件、編制可研報告后進行項目的申報。



風電項目既然作為金融產品,所以對于運營商來說,用最低的投資獲得最高的利潤是必然的趨勢,現在是平價時代(脫硫燃煤電價),前期的投入越低,成本回收周期就越短。


舉報收藏 0打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