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起萬象生 | 436m2花園別墅,與光和自然共舞的生活藝術

?
收藏 0點擊 48回復 0 04-23 09:44

光起,萬象生;
心靜,萬物安。

這是屋主心中關于“家”的理想寫照,更是一種對生活哲學的詮釋。每一天,在家的每個角落,都可以循著光的軌跡,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是一種極為純粹的快樂。

本案位于上海安亭的靜謐一隅,是一棟436m2的雙層獨棟別墅,尺度疏闊,造型簡練,靜靜佇立在500m2的花園庭院之中,是我們根據屋主一家四口的開放性需求,在原建筑的基礎上為其全面翻新打造的Dream House。

建筑形體以簡潔大氣的現代主義風格呈現,去除刻意的設計感,用純粹的白鑲嵌黑色不銹鋼和木色格柵去回應周圍環境,各體塊之間相互滲透,讓其本身散發出潛在的原始的能量。

我們將景觀融入建筑與室內,重新梳理了室內外的交互關系,通過大面積的落地窗和開放式設計來模糊邊界,讓趣味生動的花園景觀勾勒出家的氛圍,讓自然光自由流動,光影隨時間變化,賦予空間動態美感,打造出自然與生活渾然一體的現代居住美學。

在這里,時間仿佛靜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不僅是一個居所,更是一場與自然、光影、時間共舞的生活藝術。

戶型圖



花園




500m2的花園無疑是值得細心雕琢的。我們將主入戶門改到東南面,正對東南面那顆大樹,使得這棵樹成為業主回家的第一眼光景,讓業主在片刻間便能感知寧靜與溫存。而這棵樹從此也多了一份守護者身份,時刻等待并守護著歸家的人。 

東北面的第二棵樹,冠高且大,非常適合用來做樹屋。我們以樹干為中心,將樹屋一端則直接固定在院墻上,另一端則用鋼結構做底部支撐,同時設計了木梯、滑梯和攀爬繩三種上下方式,滿足孩子們的花式玩法。三角型的彩色樹屋,正好與白色極簡別墅,形成強烈對比,這里是孩童世界的烏托邦,童真有趣又充滿活力。



建筑本身則回歸到最原始的狀態,以簡潔大氣的現代極簡風格呈現,避免過度裝飾與刻意的設計感,同時在不同空間最大限度引入不同方向的景觀,通過大面積的落地窗構建一種體塊語言,與通體的白相呼應,在木格柵的潤澤下,呈現出建筑與自然鮮活的、深層的聯結。 

利用自然造境,為生活注入滋養和生機,秋千、燒烤區、休閑區等設施,為空間注入靈動的生命力,綠植猶如在大自然中詩意伸展著姿態,增加了可觸可感的具象之美,裝點著周圍的同時,喚醒對自然的感知,寧靜的氛圍在綠植里悄然蔓延。閑庭信步,偶有微風拂過,嗅著鼻尖來自草木的清香,頗有自然意趣。


夜晚的私宅像是草叢里的螢火蟲和星星,它點亮的光閃爍著,在漆黑的夜里給人帶來溫暖和守護的力量。 

于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花園別墅就此形成。

樓梯間




如果說空間布局是骨相,那樓梯定位就是脊柱,決定了空間的氣質。 

原空間的樓梯就是現在入戶門的位置,呈Z字型,不僅遮住了來自東南面的大好采光,還正對著原入戶門,毫無遮擋。而原入戶玄關,面寬較窄,看起來更像是一個長長的通道,不論是從視覺感官,還是空間體驗上,都顯得非常局促小氣,沒有安全感。 

因此,在綜合考量建筑、室內和景觀三者關系后,結合場地空間寬大的屬性,我們借用部分客廳空間,將樓梯整體左移,并留出4m的超大面寬給旋轉樓梯,打造“步梯+滑梯”的趣味組合設計,恰到好處的兩扇全景落地窗,巧妙地與戶外庭院緊密相連。




在向上層空間過渡的過程中,保持著通透的挑空設計,讓人的視線毫無阻礙地在不同空間中穿梭,構建了一種開闊的空間感。大理石肌理與鐵銹色的立柱,構建出富有視覺沖擊的體塊感,為屋主提供了一個驚喜的視野。 

樓梯,自此成為整個空間的視覺中心,當之無愧的絕對主角。不論自上,或是往下,它都為空間提供了一個驚喜的視野,也為孩子們創造了一個肆意玩耍的好地方。

玄關


從入戶開始,空間給人無限遼遠的感覺,映入眼簾的旋轉樓梯牽引著人的視線而上。窗外的庭院郁郁蔥蔥,仿佛剛步入室內,旋即又走入另一片自然天地之中。將空間完全打開,在視野范圍內無所阻隔,尺度上的開闊也帶來了舒朗的心境。 

玄關不僅是一個過渡空間,更是生活的序章。這里匯集了形式、物品、植物等專屬于屋主的私人場域,共同定義了這個因樓梯移位收獲的新玄關,滿足了屋主對于超大玄關和入戶端景的需求。

伴隨陽光匯入,張弛著明與暗的對比。鐵銹色的立柱為空間增添了一抹趣味,白色懸浮柜與黑色綠植小景的搭配,回應著自然的主題。在這里,光與影交織,材質與細節對話,歸家的儀式感被悄然渲染。

客廳




穿過樓梯間,進入客廳,溫暖的光線,柔和地灑在地板,窗外的綠意和樹屋,映入眼簾,靜謐而舒適。樓梯移位后,我們將玄關、客廳、餐廚以及樓梯間串聯起來通過建立視覺連接,創造更大、更開放的空間感知。

客廳保留了原始層高,形成一個下沉式的圍合客廳。我們利用客餐廳的落差做了一整排的嵌入式收納柜,不規則沙發彼此相對,包裹感和邊界感營造出從容而松弛的心境。兩面被落地玻璃圍合起來,通透的視野將庭院的芳華簇擁著引入室內,簡潔利落的線條讓空間顯得更加深遠。




一根黑色鋼管立于無形,被巧妙地處理為一個電視機支架,融入公共區域,成為一方寧靜天地中最獨特的存在。地毯的不規則設計、樓梯邊的熱帶綠植與藤編置物框,疊合出屋主謙遜的精神世界,賦予空間一種靜謐而深邃的詩意。 

坐在這里,視線可以自然投向窗外,從清晨到日暮,慢慢咀嚼出生活的滋味。清晨的光柔和而溫暖,午后的光透過樹葉在墻上投下斑駁的影子,傍晚的光則為空間鍍上一層金色。光與影的交織,讓客廳充滿了動態的美感,仿佛每一刻都在講述一個不同的故事。

餐廳




餐廚曾經是一個狹長及細碎的封閉空間,現在被完全打開,形成一個超寬尺度的開敞空間,讓光線更加充足。定制的長桌與不規則桌腿和桌面小景的結合,不僅延續了空間的穿透性概念,也讓本身碩大的桌子顯得更加輕盈與時尚。 

打開后的餐廳進深10m,于是我們將臨近花園的部分空間釋放出去,做成一個半開放式的休閑區,銜接著室內與室外,起到了空間緩沖的作用,其輕盈的結構能更好的與自然相融。隨時間變幻的節奏,穿透而來的光如同靜默的線譜,這是光影作用于結構的手筆。


廚房以黑白極簡的設計呈現出一種寧靜而潔凈的氛圍,仿佛在喧囂之外,為忙碌的生活注入了一份純粹與安寧。中廚于內,西廚于外,開闊的餐廚空間為一日三餐增添了更多美好。

起居室



拾級而上,白墻上一副青綠色抽象畫,山色空濛,若隱若現,黑色鵝卵石和暖白色地燈,神形兼備,彰顯清幽隱逸的深遠意境。樓梯扶手與頂面鋼結構遙相呼應,勾勒出起居室入口的輪廓。



如果說公共空間是向外打開的狀態,邀請人走進自然,與他人相處,那么起居室則是內向型的,它寧靜而自在,舒適是不變的主題。結合情感以及生活需要,所承載生活切面,仍還有無限可能。


將封閉的房間打開,與樓梯互通,構建出了一個獨特的親子娛樂空間。開放式陪讀區提煉了孟菲斯的趣味性,并在形狀、色彩的總和中實現了個性與永恒曲線的結合。黑色層板架與木色百葉簾流露出優美的藝術韻味,充盈著藝術與人文交織的溫情暖意。

不論是睡前閑談,還是一起安靜看書,家總是最溫暖的港灣。坐在這里,視線可以自然投向窗外,從清晨到日暮,人在層層疊疊的綠意與精致的光影間中穿梭,喚醒對自然的知覺,感受建筑與自然和諧交織的驚鴻一瞥。

臥室


主臥是休憩的港灣,柔和的光線透過紗簾,純凈的氛圍建立起靜謐的秩序。溫潤的木質材質與淺色的墻面搭配,過濾掉多余的裝飾,凸顯生活的本質與舒適。安坐一隅,或隨意躺臥,享受獨處的時光,仿佛整個世界都安靜下來,只剩下呼吸與心跳。 

通過一半陽臺的設計,營造出介于室內外的空間,不僅承擔起使用功能,還起到了空間緩沖的作用。輕盈的結構能更好地與自然相融,讓主臥成為一個既能休憩又能感受自然的私密空間。



主衛的超寬尺度為四分離提供了無限可能,大大的落地窗將室外的蔥蔥綠意引入室內,與極簡玻璃門相映成趣,營造出靜謐的私享空間。屋主可以隨意走動、停留,一切的行動都不受拘束,鮮活的體驗帶來絕對的松弛。

兒童房


兒童房是孩子們的烏托邦,充滿童趣的設計讓夢境與現實靜靜地交織。一間房放了兩張同樣的床,滿足孩童期的姐妹倆,需要結伴入睡的習慣。另一間房則以高低床的形式呈現,目前是兩位小主的室內游樂園,隨著她們年齡的增長,日后這里將轉變成其中一位小主的獨立房間。


我們以孩子的視角,將自然與趣味融入空間。家具的選擇捕捉了材料和色彩的和諧,窗外透進細碎的光,柔簾下隱藏一絲晨曦,一切都安靜,又如此溫柔。這里是孩子們探索世界的起點,也是他們夢想的搖籃。

其他

“光起萬象生”不僅是一棟別墅,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表達。我們通過光影、自然與空間的巧妙結合,打造出一個既能容納家庭溫暖,又能滿足獨處需求,還能為孩子們筑夢的居所。在這里,時間仿佛放滿了腳步,生活的每一刻都被賦予為愛與快樂。


舉報收藏 0打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