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存幕墻玻璃板塊脫落原因分析
?此次梳理關于幕墻玻璃板塊脫落原因分析相關內容!
幕墻玻璃脫落是一個比較嚴重的安全問題,可能由多種原因導致:
材料質量問題
玻璃自身缺陷
玻璃在生產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內部應力不均的情況。例如,在玻璃的鋼化過程中,如果加熱或冷卻不均勻,會產生殘余應力,使玻璃在使用過程中容易自爆。這種自爆可能在沒有明顯外力作用的情況下發生,從而導致玻璃脫落。
玻璃原片本身存在結石、氣泡等雜質。這些雜質會使玻璃的結構變得脆弱,當受到外界因素(如溫度變化、風壓等)影響時,容易在雜質周圍產生裂紋,最終導致玻璃破碎脫落。
密封材料老化或不合格
幕墻玻璃的密封膠是保證玻璃與窗框之間密封性能和粘結強度的關鍵材料。如果密封膠質量不佳,如粘結力不足、耐候性差,隨著時間推移和環境因素的影響,密封膠可能會出現老化、開裂、變硬等情況,從而失去對玻璃的粘結作用,導致玻璃脫落。
密封膠條也容易出現老化問題。當膠條老化失去彈性后,無法再對玻璃起到緩沖和固定的作用,在風荷載或其他外力作用下,玻璃容易發生位移并脫落。
結構設計不合理
幕墻的框架結構設計如果沒有充分考慮玻璃的自重、風荷載、地震荷載等因素,可能會導致玻璃安裝后受力不均。例如,在風力較大的地區,如果框架的強度和剛度不足,當受到強風作用時,玻璃可能會因為框架變形過大而破碎脫落。
玻璃的分格尺寸設計不當也可能引發問題。如果玻璃尺寸過大,其自身重量增加,而固定點的數量或分布不合理,就會使玻璃在安裝后的穩定性降低,容易出現脫落現象。
排水系統設計欠佳
幕墻的排水系統如果設計不合理,會導致雨水在幕墻內部積聚。長期積水會侵蝕密封材料、金屬框架等結構部件,降低其性能。例如,積水會使密封膠加速老化,還可能導致金屬框架生銹、腐蝕,進而影響玻璃的固定效果,增加玻璃脫落的風險。
設計缺陷
施工安裝問題
安裝工藝不規范
玻璃安裝時,如果沒有按照正確的施工工藝進行操作,如玻璃與窗框之間的間隙不符合要求、密封膠的施工厚度和寬度不夠等,都會影響密封膠的粘結效果和密封性能。另外,在安裝過程中,如果玻璃表面沒有清理干凈,有灰塵、油污等雜質,也會導致密封膠與玻璃之間的粘結力下降。
固定玻璃的螺栓、掛件等連接件安裝不牢固,沒有擰緊或者沒有按照規定的扭矩進行安裝。在幕墻受到外力作用時,這些連接件可能松動、脫落,從而使玻璃失去固定而掉落。
施工質量控制不嚴
在幕墻施工過程中,如果沒有嚴格的質量控制措施,一些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材料或構配件可能會被用于工程中。例如,使用了質量不合格的密封膠、玻璃或者連接件,而這些問題在施工過程中沒有被發現和糾正,就會給玻璃幕墻的安全埋下隱患。
后期維護與環境因素
缺乏定期維護
幕墻玻璃在使用過程中需要定期進行檢查和維護。如果長期沒有對幕墻進行維護,如沒有及時更換老化的密封材料、檢查連接件的緊固情況等,玻璃脫落的風險會隨著時間不斷增加。
由于環境污染、酸雨等因素,幕墻玻璃及其周邊的材料可能會受到侵蝕。例如,酸雨會腐蝕金屬框架和密封材料,沿海地區的鹽霧也會對幕墻結構造成損害,加速材料的老化和損壞過程,導致玻璃脫落。
意外撞擊或極端環境
幕墻玻璃可能會受到意外的撞擊,如飛鳥撞擊、建筑物周邊施工活動中的物體碰撞等。即使玻璃沒有當場破碎,這些撞擊也可能會對玻璃的內部結構和周邊固定結構造成損傷,從而在后續的使用過程中出現脫落現象。
在極端的自然環境下,如臺風、地震、暴雪等,幕墻玻璃所承受的荷載會遠超平常。如果幕墻系統的設計和安裝沒有考慮到這些極端情況的應對措施,玻璃很容易在這些災害性天氣中脫落。